“这两家的矛盾,我们看着都揪心!”提起栗、杨两家,襄垣县下良镇某村的村支书直叹气摇头,“从他们爷爷那辈儿开始,两家就不对付,十几年前因为田地界限差点打起来,当时派出所调解过,可根子没拔掉,这些年两家就跟仇人似的,路上遇见都不搭话。”
今年8月22日,一场暴雨导致栗某家的树木被冲倒,一棵树倒向道路,另一棵压到杨某家的房顶,杨某儿子用铁架撑起树木,并要求栗某将树砍除。协商未果后,双方再次发生激烈争执,积攒已久的矛盾迅速升级。
为彻底化解纠纷,防止事态恶化,襄垣县公安局下良派出所与镇人民政府多次组织调解。可两家人积怨太深,刚坐下来就吵得面红耳赤,调解屡屡以失败告终。
9月18日,栗某和杨某再次被请到下良派出所调解室。民警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分别沟通,耐心倾听双方积压多年的怨言与诉求,逐步摸清矛盾的核心焦点。待当事人情绪稍缓,民警引导双方坐回调解桌,从情理、法理、邻里关系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法理层面,民警结合相关法律中关于相邻关系、侵权责任等条款,清晰指出双方此前过激行为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强调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的必要性。民警还列举类似调解案例以案说法,让当事人真正理解法律的严肃和公正。在情理方面,民警借助“远亲不如近邻”的民间智慧,唤醒双方对世代邻里互助记忆的共鸣,劝导他们不应因一时之气切断传统情谊,并从实际生活出发,分析和睦相处对双方家庭长远利益的重要性。民警又动员村干部和双方家属一同加入劝解,形成多方协同的调解氛围。
调解过程中,民警不仅做“传声筒”,更主动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针对树木影响道路与房屋安全的问题,民警协调镇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并督促栗某限期清理危险树木,同时建议杨某一家给予必要配合,避免再次发生冲突。
经过连续数小时的反复沟通、释法明理与情绪疏导,栗某和杨某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达成一致并握手言和。至此,这场长达十余年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