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沽源藜麦:秋分开镰庆丰收

0
分享至


临近十月,河北张家口沽源白土窑乡的有机藜麦种植基地已迎来全面开镰。紫红色的穗子压弯了秸秆,北斗导航收割机穿梭其间,种植户郝生明戴着沾着泥土的手套,弯腰从收割机里捧出一把饱满的籽粒——阳光洒在浅褐色的种子上,泛着温润的光泽。

“今年收成比往年还好!这口感嚼着有劲儿,比十年前刚试种时强太多了!”他递来几粒,“那会儿谁能想到,这南美来的洋庄稼,能成咱中国好土地的招牌,还能卖回拉美去?”此时的沽源坝上,10万亩藜麦田连成片,2600多户农户正忙着收割这份属于秋天的馈赠。

这颗源自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黄金谷物”,如今在沽源的富硒土地上扎下了深根。作为沽源县“中国好土地、有机示范县”建设的核心产业,藜麦不仅让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更借着中拉合作的浪潮,成为连接中国北方高原与南美大陆的农业纽带。2025年9月12日,在第四届中国藜麦企业家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沽源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强透露,当地藜麦种植面积已占全国主要种植省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稳居全国前列。

“2012年刚引进藜麦时,我就试种了1亩地,心里总打鼓——这外来作物能在咱坝上活下来吗?”闪电河乡种植户张庆军的记忆里,最初的种植充满忐忑。

沽源地处坝上高原,年均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14℃以上,42万亩天然富硒土地本是藜麦生长的理想环境,但高寒多风的气候曾让农户望而却步。改变始于县里对有机产业的执着:农业部门联合企业梳理10万多亩休耕土地规划为有机种植区,每块地都做土壤检测,从选种到收获全程有第三方指导,就连地膜都采用全生物降解材质。如今,全县已完成有机认证的藜麦面积达6823.8亩,还有15100.8亩土地正在有机转换期,预计11月底就能拿到转换期证书。

技术突破让“外来客”变“本地种”。在二道渠乡的育种基地,玻璃温室里上千个育种盆整齐排列,技术负责人李建国拿起一株矮秆藜麦介绍:“这是坝藜2号,抗风耐冻,亩产最高能到550斤,比最初的品种增产三成。”经过多年筛选,沽源已联合科研院所选育出151个藜麦新资源,8个品种获省级认定,这些“本土化”种子既适应了坝上气候,又保留了有机富硒特质——每百克蛋白质含量达13.3克,远超普通谷物,精准契合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消费需求。

政策托底让农户种得安心。张庆军的记账本上清晰记着:“每亩补贴200元,保险全报销,企业订单兜底收。”沽源已连续3年每年拿出500万元奖补种植户,4.62万亩藜麦纳入保险承保范围,中央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优先补贴机械化作业。“以前种莜麦一亩赚600多块,现在种有机藜麦能赚1575块,是莜麦的2倍多!”如今他的种植面积已扩到400多亩,手机里常收到外地企业的订单,“再也不用愁卖了”。

从“卖原粮”到“造精品”,产业升级让藜麦价值倍增。在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车间,藜麦经过十几道工序变身藜麦片、藜麦粥,甚至加工成藜麦花胶、啤酒。“以前卖原粮一斤才3块多,现在高端产品一斤能卖20多块,出口价更高。”公司总经理向永刚介绍,新建食品加工厂投产后,加工能力将翻倍至2万吨。县里还规划了200亩藜麦产业园,引入企业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麸皮中提取多糖、多肽,让附加值提升数十倍。

严苛品控筑牢品牌根基。全县所有有机藜麦生产主体均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每批产品必检,违规企业将被取消认证并列入黑名单。目前沽源已有37个有机认证产品,藜麦更是拿下欧盟认证,正在申请秘鲁有机认证。“要让世界知道,咱中国好土地种出的藜麦,品质一点不输原产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志勇说。

夕阳西下,藜麦田里的香气愈发浓郁。郝生明收起农具,看着满载藜麦的货车驶向县城,嘴角露出笑容。这一车车藜麦,装着农户的希望,更装着“中国好土地”走向世界的梦想。县委书记赵赞站在田埂上望着丰收图景:“下一步我们要打造四大有机农业生产片区,让藜麦不仅成为富民产业,更成为中拉合作的农业名片,让中国好种子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中国日报河北记者站 张余 | 赵晨阳 王晓曦;图片拍摄:方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晶曝朱玲玲再婚内幕:罗康瑞只是二线有钱,约好霍英东去世再婚

王晶曝朱玲玲再婚内幕:罗康瑞只是二线有钱,约好霍英东去世再婚

郑丁嘉话
2025-11-19 13:31:08
西贝1万多一线员工,全体涨薪,人均500元/月!遭网暴和极端辱骂者可领“委屈奖”,年底前将开8家新店

西贝1万多一线员工,全体涨薪,人均500元/月!遭网暴和极端辱骂者可领“委屈奖”,年底前将开8家新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6:03:05
分手16年后,再看刘诗雯和张继科的境遇,原来许昕一个字都没说错

分手16年后,再看刘诗雯和张继科的境遇,原来许昕一个字都没说错

削桐作琴
2025-11-19 17:05:40
明年起,北京市不再制发第一、二代社会保障卡

明年起,北京市不再制发第一、二代社会保障卡

新京报
2025-11-19 16:18:07
詹皇父爱如山!自己两双不如儿子更强,布朗尼轰三分老詹带头庆祝

詹皇父爱如山!自己两双不如儿子更强,布朗尼轰三分老詹带头庆祝

嘴炮体坛
2025-11-19 16:38:30
邱泽、许玮甯宣布11月28日举办婚礼,二人4年前结婚,许玮甯8月顺利生产

邱泽、许玮甯宣布11月28日举办婚礼,二人4年前结婚,许玮甯8月顺利生产

极目新闻
2025-11-19 15:04:29
若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真的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若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真的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全金猫眼
2025-10-31 22:10:03
刚刚,日本政坛传来最新消息,高市早苗又闯大祸:开响反华第二枪

刚刚,日本政坛传来最新消息,高市早苗又闯大祸:开响反华第二枪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8 19:25:22
牛奶加热就变“毒”?院士提醒:热牛奶的5个误区,早了解早受益

牛奶加热就变“毒”?院士提醒:热牛奶的5个误区,早了解早受益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9 16:30:03
狗咬人案越扒越有?死者妻子是公职,还有建筑公司,参与了整件事

狗咬人案越扒越有?死者妻子是公职,还有建筑公司,参与了整件事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23:22:41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史政先锋
2025-11-16 19:31:46
C罗和乔治娜出席特朗普的晚宴,他和库克同桌,马斯克坐门口!

C罗和乔治娜出席特朗普的晚宴,他和库克同桌,马斯克坐门口!

花心电影
2025-11-19 13:33:09
前辈是怎么找到她同事家的?!

前辈是怎么找到她同事家的?!

贵圈真乱
2025-11-19 14:14:07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振华观史
2025-11-19 09:09:37
刚刚,荷兰归还安世控制权

刚刚,荷兰归还安世控制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19 17:57:20
23°C!江西开始升温

23°C!江西开始升温

鲁中晨报
2025-11-19 17:01:07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江苏两名厅级干部履新职

江苏两名厅级干部履新职

鲁中晨报
2025-11-19 17:19:39
妻子逼我拿30万给小舅子买车,我62岁妈妈冷静开口:过不下去就离

妻子逼我拿30万给小舅子买车,我62岁妈妈冷静开口:过不下去就离

李子木说
2025-10-29 17:39:15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日本为何不怕中国?日专家:1945年我们对中国投降,是迫于无奈

芳芳历史烩
2025-11-19 13:22:59
2025-11-19 18:44:49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8588文章数 3713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佘智江刚被引渡回国 缅甸政府突袭其名下"亚太新城"

头条要闻

佘智江刚被引渡回国 缅甸政府突袭其名下"亚太新城"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家居
教育
亲子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 Edge鸿蒙二合一平板电脑亮相:鸿蒙办公实现重要突破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教育要闻

博士扩招——是雄心,也是重担

亲子要闻

宝宝超爱吃爷爷奶奶种的白菜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