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随着话剧《北京法源寺》压轴谢幕,历时三个月的“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上海黄浦文旅集团三年战略合作的开篇之作,本届演出季不仅为上海观众带来5部力作16场演出,更为京沪文化交流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开篇乐章。

数据见证热度,一票难求,全网热议
全网曝光量2.8亿次,超过30家头部媒体及机构参与报道,120余家政务、文娱账号跟踪报道。社交平台热议:抖音曝光量1.2亿+,微博7500万+,微信4200万+,小红书3500万+。“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期间,话题多次登上小红书本地热搜,成为沪上文化消费的热点事件。
![]()
![]()
演出季共吸引近2.5万名观众走进剧场:《四世同堂》《鼓楼那些事儿》开票1分钟即告罄,《大宅门》场场座无虚席,《直播开国大典》团体包场热度高涨,《北京法源寺》5场12000张票售罄。这些数据不仅映射出市场对优质剧目的渴求,也展现了国家级院团的艺术号召力。

京沪文化合鸣,演艺之都注入新动力
中国国家话剧院此次携五部力作重磅回归上海,既是时隔五年的再度相遇,也是上海“演艺大世界”建设的一次升级。国家话剧院凭借深厚艺术底蕴与资源优势,为“亚洲演艺之都”注入了新的动能。同时,演出季与黄浦文旅“促消费”活动深度联动,推动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升级,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品牌吸引力。
![]()
![]()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未来几年,国话·上海演出季会持续举办,这是我们的决心,也是和上海的约定。国家话剧院还计划与黄浦区共同打造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四季,期待青年导演们的参与,也期待更多戏剧观众支持青年创作群体。”
![]()
![]()
演出季虽已落幕,但文化艺术的震撼仍将在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持续回荡,艺术热力不止。紧随其后的“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季将科技与戏剧相融,让优秀舞台作品突破时空界限,持续惠及更广观众。包括《青蛇》《生死场》《赵氏孤儿》《狂飙》等9部佳作将以数字形式延续舞台生命力,为文化消费注入新生态。
记者 / 刘艺 盛寅敏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黄浦文旅集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