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临泉县迎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团委、妇联、文化站、中心校等部门,再次启动以“纸短情长 共度中秋”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写家书、拍照片、传真情”为主线,聚焦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情感表达,让思念在笔墨与光影中定格,让温暖跨越山海,抵达远方。
笔墨寄思念:留守儿童家书诉牵挂
在校园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引导留守儿童提笔写家书。孩子们握笔沉思,有的低头抿嘴,有的眼角微红,将对父母的思念一笔一画倾注于信纸之上。“爸爸妈妈,我很想你们,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在学校很努力,老师表扬了我”……这些质朴的话语,虽不华丽,却饱含思念之情。书写完毕后,志愿者为每一位孩子拍摄照片。镜头前,孩子们露出羞涩却真挚的笑容。那一刻,成长的瞬间与无声的思念被一同定格。这些照片将与家书一同寄往远方的父母,让在外打拼的他们不仅能读到孩子的心里话,更能看到他们悄然长大的模样。
纸短情更长:留守老人家书传叮嘱
在走访留守老人时,志愿者们帮助他们写信。“我在家一切都好,不要担心”“工作再忙也要记得按时吃饭”……这些朴实无华的叮嘱,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写完家书,志愿者为老人们拍摄近照。这些照片,记录下他们此刻的容颜与安好的生活,将与那份手写的牵挂一同飞往子女的城市,诉说着“勿念,一切安好”的深情。
此次活动通过“家书+照片”的形式,搭建起双向奔赴的亲情桥梁。孩子们在书写中释放思念,在镜头前展现成长;老人们在聊天中传递牵挂,在拍照中寄托平安。下一步,迎仙镇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创新活动形式,关注群众情感需求,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温暖关怀常驻心间。(张心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