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系列报道——杨正平:从贫困户到养殖大户 “羊”帆起航的致富路
“以前家里经济条件紧,养殖规模小、收益有限。现在靠养殖黄羊和黄牛,年收入能突破20万,这日子是实实在在好起来了!”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天曌村的山坡上,看着自家散养的牛羊在草丛里觅食,杨正平脸上写满了笑意。如今的他,已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而多年前,他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致富路,正是宝轮镇天曌村借乡村振兴东风、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
![]()
杨正平早就和养殖打上了交道,但过去仅凭自己摸索,养殖规模小、技术跟不上,日子始终“紧巴巴”,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转机出现在2015年脱贫攻坚推进时——村里精准对接他的养殖意愿,不仅帮他修建了标准化羊圈,还全程“扶上马、送一程”,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
“咱们村山地多、草料丰富,自然条件适合养羊,村民也有一定养殖基础,把山羊养殖作为特色产业抓,准没错!”天曌村驻村第一书记朱东波介绍,为了让像杨正平这样的农户养好牛羊,村里一方面邀请畜牧专家上门蹲点指导,从优良品种选择、牛羊疫病防治到科学饲料配比,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帮扶资源,帮农户解决种苗采购、圈舍改造等难题,还协助申报家庭农场,争取资金项目,为产业发展“添柴加火”。
依托天曌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杨正平采用散养模式——他家周边仅他一户人家,广阔的山地、丰茂的草料,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更让牛羊肉质紧实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今,他的养殖规模稳步扩大,存栏127头羊、26头牛,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早在2016年就靠着养殖业顺利脱贫,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
“村里山羊养殖能够发展起来,一靠自然条件,二靠村民有养殖基础。”天曌村党支部书记杨中国表示,近年来天曌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将山羊养殖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既盘活了山地资源,也让更多像杨正平一样的村民有了稳定增收的途径。
从“脱贫”到“致富”,杨正平的蜕变,是宝轮镇天曌村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真实写照。如今在天曌村,越来越多村民正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这把乡村持续发展的“金钥匙”,正绘就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