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金秋时节,在河北省安国市药都街道北河村的景观花卉种植基地,孔雀草热烈似火、一串红娇艳欲滴、彩叶草斑斓多姿,成片花田与10座整齐矗立的阳光大棚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收图景。大棚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给花卉拼盘、打包、装车,将陆续发往北京、内蒙古、石家庄等多地,为城市绿化添彩、为节日氛围增色。
“我们这片种植基地占地30余亩,常年培育20多个品种的景观花卉,一年下来能产出150多万盆。”据基地负责人李美晶介绍,为精准跟上市场需求节奏,基地专门建立了灵活的种植调整机制。眼下,工人们正忙着培育芹叶牡丹、南非万寿菊、天竺葵等冬季适种品种,预计元旦前能新增60万盆花卉上市,全力保障各地市政绿化和节日装饰的用花需求。
花卉产业的红火,不仅让药都街道北河村的“美丽经济”名片越擦越亮,更成了村民家门口增收的“金钥匙”。目前,该基地已吸纳周边3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和老人孩子,真正实现了“种花”变“种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北河村花卉产业能稳步发展,离不开技术护航和集群助力。作为安国“苗木花卉之乡”的重要一环,北河村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与药都街道的大文村、门东村形成了“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北河村聚焦景观花卉种植,大文村培育高档花卉,门东村侧重景观苗木种植,三村携手织就了一条完整的“美丽经济”产业链。不仅如此,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卉创新团队还会定期上门送技术,从水肥管理、枝叶修剪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指导工人,为花卉品质筑牢了“安全防线”。
从过去零散的庭院种花,到如今规模化的基地种植,从单一的线下销售,到如今产业链协同发展,安国市药都街道以花为媒,让小小的花卉释放出乡村振兴的大能量,也为和美乡村建设绘就了绚丽底色。(王天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