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张伟民
秋分过后,豫北地区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成熟待收的玉米、花生、尖椒等农作物带来了影响。连日来,安阳市内黄县农业农村、农机部门组织10多支服务小分队巡走乡镇、合作社,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全力以赴抓好秋作物的机收、晾晒、烘干和储存,科学保障秋粮及时收获颗粒归仓。
在内黄县二安镇种粮大刘顺廷的玉米田里,内黄县农业部门、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正在查看玉米籽粒成熟情况。
“玉米籽粒饱满、穗体壮实,已经到了收获时期。天气转晴后,要及时收获和烘干。”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韩志乾说道。
“连续的阴雨天气,给玉米收获带来了不利因素。村里将广场和村室都腾空,作为晾晒场地,还联系了一台烘干设备,一天能烘干300多吨粮食,保证咱的玉米卖个好价钱。”内黄县二安镇种粮大户刘顺廷田间高兴地说。
内黄县今年种植玉米53万多亩,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秋粮丰产丰收、适时收获、颗粒归仓的重头戏。内黄县成立8个“三秋”生产工作服务队与17支农机生产应急服务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与应急机具,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收获—耕整—播种”全环节指导。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解答农机操作、故障排查等问题,确保服务响应及时高效。
“镇里成立了三秋服务队,24小时值班值守。从农作物机械收获、晾晒、烘干,到秸秆还田、小麦播种。只要农户需要,我们全程提供服务。”内黄县二安镇农办主任李海军表示。
“三秋”生产是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夯实来年小麦生产基础的关键环节。内黄县以合作社为抓手,做好农机作业供需对接,推广和提供收、运、耕、种、管一条龙作业新模式、新服务。同时,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大户,搭建“机具需求-作业供给”对接平台,针对不同作物产区优化农机布局,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在17个乡镇、街道设立维修网点,配备专业技师与充足配件,累计检修各类农机具12000多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200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3000余台,确保所有机具以最佳状态投入会战。同步开展农机登记入户与年度检验,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986台、检验机车1204余台,发放安全生产反光条3000余条。”内黄县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献锋表示。
针对秋收期间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内黄县提前对接全县20多家合作社,提前调试好了36台粮食烘干机,日烘干粮食达到 2900吨,可保障玉米及时收获、及时烘干、及时归仓。
针对近期阴雨天气,内黄县各部门通力协作,一方面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进行秋粮收获、晾晒和烘干。一方面及时进行秸秆还田,保肥增墒,为小麦适时播种做好准备。预计,整体秋收在10中旬全部结束。
编审:孙喜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