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转自:中国应急管理
“多头管理”愁不愁?
基层人才如何才能有奔头?
南京栖霞街道的做法
一起来看
如何有效整合分散的应急力量,破解“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难题,并让一线人才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自2023年7月挂牌成立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以下简称“一体化工作站”)以来,通过体系重塑、机制创新与人才赋能,探索出一条“一支队伍管安全、一套机制抓长效、一个链条促成长”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新路径。
2023年以来,该街道先后有5名安全管理工作者得到职务晋升,3人获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
机制创新
从网格覆盖到精准治理
过去,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力量分属不同条线,存在监管重叠与盲区。栖霞街道一体化工作站彻底打破壁垒,将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物业等力量整合并集中办公。“现在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管街道,安全消防一体抓’,指挥更顺畅,效率也大大提升。”栖霞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宇峰说。这种整合不仅体现在人员上,栖霞街道还为监管人员专项配备了巡防车辆、电动自行车和无人机、专业检测设备等,为高效履职提供坚实保障,让安全监管更加有力。
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一体化工作站发挥作用的关键。栖霞街道深度融合南京市“181”平台,将辖区内众多监管对象统一纳入“3区174个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清晰的职责清单让巡查更有针对性,而“网格吹哨、科室报到”等机制则确保了隐患的及时高效处置。
在应对2024年夏季汛情时,正是这种网格化管理,确保了安全度汛。隐患整治方面,该街道东阳社区社工印俊和同事在处理南京华谊仓储公司重大火灾隐患时,“一次次上门,给企业负责人看事故视频,协调定制方案”,最终推动企业完成改造,消除了重大隐患。截至目前,一体化工作站通过这套机制已成功解决重难点问题85项。
人才赋能
从“职业通道”到“价值认同”
“为基层应急人提供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队伍的活力才能得到激发,基层才能得到持久的‘安全效益’。”王宇峰道出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栖霞街道着力打造“安全协管员—社工—社区‘两委’—街道管理岗位”的清晰“成长链”,树立以“实战实绩”为核心的用人导向。因表现突出,印俊从一名安全协管员被破格选拔为社工,印证了这一机制的有效性。
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样关键。通过“站长带头讲、骨干针对讲、全体集中学”以及结对帮带机制,工作站的人员成长迅速。
从党政办转岗到安监科的邓晖深有体会:“写材料的‘秀才’也要跑现场,通过一次次实战,才能真正成长为多面手。”他凭借扎实业绩被提拔为新合村党委副书记。安监科副科长焦杉杉曾及时纠正一名高空作业工人的安全问题,并耐心解释:“图方便几乎是所有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平平安安上班,才是给家人最好的交代。”她还牵头制定了精准监管清单。用她的话说,“只有把这些绣花功夫做细做实,才能避免‘都管又都不管’。”
●作者:本报记者 严小娟 通讯员 尹晓丹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5年9月25日四版 原标题《让人才在基层有为有位——看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如何破解难题》责任编辑:罗帆
●编辑:黄钰琳 董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