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烈士纪念日 | 以国之名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0
分享至


一、什么是烈士纪念日?


烈士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设立的庄重纪念日,旨在缅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这一天,国家通过特定仪式向烈士致敬,全社会共同追忆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它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英雄价值的弘扬,是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二、我国烈士纪念日是哪一天?首个纪念年是何时?


我国的烈士纪念日是每年的9月30日,即国庆节前一天。这一选择寓意深刻: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在开启新征程之际,更需要以先烈精神为指引。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正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2014年9月30日,我国迎来了首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篮,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整理花篮缎带,全场肃立默哀。这一仪式标志着烈士纪念日正式成为国家制度性安排。

三、我国对烈士有哪些保护政策?

我国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加强对烈士的保护与尊崇,确保英烈精神永续传承:

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它明确规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对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法还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以维护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

《烈士褒扬条例》(多次修订,最新为2022年修订): 这是规范烈士褒扬工作的行政法规。它明确了烈士的评定条件、程序,以及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政策。例如,烈士褒扬金、一次性抚恤金、定期抚恤金等,保障烈士遗属的生活。条例还规定了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以及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弘扬。

纪念与尊崇:

设立烈士纪念日: 如前所述,国家每年在9月30日举行隆重的烈士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敬献花篮仪式: 在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国家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表达对所有英烈的集体缅怀。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 国家对烈士陵园、纪念碑等纪念设施进行保护和管理,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供人们瞻仰、悼念和学习。

烈士遗属优待:

抚恤优待: 烈士遗属依法享受烈士褒扬金、抚恤金等经济补助,并在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优先优惠和帮扶政策,体现国家对烈士家庭的关怀。

社会尊崇: 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尊崇烈士、关爱烈属的良好风尚。

这些政策共同构建了保护英烈、弘扬英烈精神的法治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烈士的牺牲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铭记,烈士的荣光得以永续传承。

四、关于烈士纪念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烈士纪念日这一天,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实际行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积极参与纪念活动:

现场参与: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前往当地的烈士陵园、纪念碑或纪念馆,参加政府或相关单位组织的敬献花篮、鲜花、鞠躬默哀等纪念活动。

线上参与: 通过网络平台参与“云祭扫”,在线献花、留言,表达对英烈的哀思和敬意。

学习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了解历史: 主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烈士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讲述与倾听: 向家人、朋友,特别是青少年讲述英烈故事,或倾听长辈讲述的革命历史,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利用资源: 参观烈士纪念馆、博物馆,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深入了解英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弘扬英烈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内化于心: 将英烈们忠诚、勇敢、奉献、担当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外化于行: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勤勉敬业,勇于担当,乐于助人,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捍卫英烈荣光:

理性发声: 对网络上出现的任何亵渎、诋毁英烈的言论和行为,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可通过合法途径进行举报。

尊崇英雄: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英雄烈士的形象和名誉,形成尊崇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英雄事迹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眼的志愿军战士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火力点疯狂扫射,部队进攻受阻。21岁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挺身而出,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眼,为战友开辟了胜利通道。

杨靖宇:胃里只有棉絮与草根的抗联英雄


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与日寇周旋5昼夜。日军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竟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他用钢铁意志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

六、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设立烈士纪念日,不是为了沉湎于悲伤,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每一位烈士,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来时的路,是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应继承和发扬烈士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力之中。吾辈当自强,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这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历史最好的铭记。

来源:新华云学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山西记者站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时报山西记者站
关注宏观及山西经济社会热点!
5439文章数 38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