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土地本该稳稳当当,谁知有些地方正一点点往下陷,全球变暖、海平面抬高,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沉问题越来越突出。日本作为岛国,首当其冲,但中国大地广袤,也没少受这罪。
![]()
日本岛国沉降频发
日本地处板块交界,地震海啸常客,再加上地下水抽得多,土地下沉问题由来已久。东京湾周边,早年间下沉速度快得吓人,每年能达10厘米以上,那时候工厂企业乱抽地下水,支撑工业发展,结果地层空了,地面就塌了。政府后来管得严,限制开采,人口还负增长,现在威胁小多了。 但问题没根除,2024年数据看,沿海城市平均下沉2到5厘米,海平面年升3毫米,叠加起来,低洼区洪水风险高。
大阪港区情况类似,关西机场建在填海地上,本想方便,结果沉得厉害。机场岛体年沉1到2厘米,跑道裂缝、围堰变形,维修花了大笔钱。原因无非地震动荡和地下水失衡,2024年夏台风一来,海水倒灌,航班延误,经济损失不小。 广岛市那边的隧道施工,也出过塌陷事故,2024年9月的事儿,路面裂开,车辆绕行,调查显示是地层不稳。 事件串起来看,日本下沉多因地质活跃和人为超采,影响大到基础设施坏、民生受扰,还加重防灾压力。
![]()
中国两地陷落隐忧
而中国幅员辽阔,下沉问题分布广,2024年卫星调查显示,全国上千城市有沉降迹象,重庆江津和广东陆丰就是突出点。江津区在长江中游,工业农业并重,地下水开采超标是主因。年沉降速度达10厘米,全国顶尖水平,地层松散,建筑物歪斜,道路变形,洪涝隐患大。抽水多为灌溉和生产,含水层降了二三十米,塌陷坑冒头,基础设施损毁快。
陆丰在汕尾沿海,渔业旅游为主,海平面年升3毫米,地壳微动加人为扰动,沙岛面积缩水严重。施公寮岛群部分已近消失,滩涂变浅滩,生态链断,鱼类迁走,居民生计难。2024年报告指,岛屿退缩15%,风暴一来,海水吞地,防灾压力山大。
![]()
江津沉降从上世纪90年代起加速,工业扩张抽水猛,2024年局部超8毫米年均,桥梁基座移位,农田盐碱化。陆丰沙岛变迁更快,十年内边缘崩落,海侵蚀加剧,旅游收入滑坡。两处都属生态脆弱区,长江流域和南海沿岸,全国水网关键点,下沉一环扣一环,影响周边广。政府早关注,江津限采水源,陆丰护海岸线,但趋势还需要盯紧。
防护路径携手共进
而且下沉危害深远,水文循环乱,洪涝频发,地质灾害增加,经济社会影响大。陆丰盐水倒灌,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全国看,16亿人生活圈子更广,下沉波及面宽,得系统治理。
![]()
国家层面,水利部协调,推科技如InSAR卫星,预测准确。
到2030年,沉降速率控制在2毫米内,江津桥稳定,陆丰岛稳固,集体努力见效。问题全球性,是全人类事情,中国积极应对,贡献方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