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马欣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
浙江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
今天在杭州正式启用
标志着我国超重力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29日上午,在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超重力实验室,深埋地下的1300g·t(重力加速度·吨)离心机开始缓缓转动。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是将超重力场与极端环境叠加一体的大型复杂科学实验设施,包括三台离心机主机,以及边坡与高坝、岩土地震工程、深海工程、深地工程与环境、地质过程、材料制备等六座实验舱的18台机载装置。本次启用的首台离心机容量为1300g·t,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离心机。
![]()
CHIEF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说:“15年以前,我们基于对科学的兴趣和追求,开始酝酿这一项目。装置利用离心机产生超重力场,通过实验舱内的装置实现超重力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超重力增大物质的体量,具有缩尺效应和缩时效应,不仅拓展了人类观察世界的能力,也丰富了调控物质演变的手段。”
![]()
这套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超重力大科学装置能够营造超过地球重力千百倍的“超重力场”,实现“时空压缩”。也就是在实验室中,能以很小的尺寸、极短的时间再现真实世界的变迁,为推演验证千米尺度灾变、万年历时污染迁移等提供关键支撑。浙江大学长聘副教授、主机组组长汪玉冰表示,此次最先启动的离心机最大离心力可以达到地球重力的300倍,能够载着20吨的实验装置高速旋转,历时万年的核素迁移实验,只需离心机连续运行40多天就可完成。“很多物理过程和重力是相关的。简单讲水往下流,现在是一个g,从高往下流的慢,你要是给他加100个g它会很快就流下来。1万年的核废料处置,元素的迁移是直接和重力相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长期从事材料研究,他亲眼见证了这个装置从蓝图变成现实的全过程,非常期待能够早日运用到相关研究中。“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有望能够创制出各类梯度和多功能性的材料。比如说针对现在很重要这个航空发动机叶片需求,让我们尝试能制备出表面耐高温,中间高强度,心部高韧性的一体化结构。同时能借助加速度,为它寿命的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提供非常关键的数据。”
![]()
此外,容量为1500g·t和1900g·t的两台离心机正在加紧安装建设中。所有设备预计于2026年底完成建设。未来,从深海能源开发到抗震建筑设计,从核废料处理到新材料研发,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将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强大助推器。
长按识别「永不消逝的抗战记忆」小程序码,让烽火记忆,触手可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