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A股的市值榜单从来不只是数字排列,更是产业趋势的鲜活注脚,其中反映的是市场的变化。
8月寒武纪刚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近期宁德时代市值也首次赶超贵州茅台,打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两起看似独立的市值更迭,实则串联起中国市场从传统消费向科技赛道转型的脉络。
为何现在的锂电池能与白酒比肩?为何同处新能源风口的企业命运悬殊?
![]()
别被“低价杂毛”迷了眼
A股市场的市值榜历来是经济结构的晴雨表,近期宁德时代市值超越贵州茅台成为中国第三大上市公司,这看似数字游戏的事件,实则藏着产业迭代的深层密码。
几年前“锂是新时代石油”的预言,如今在资本市场有了具象化注脚。
当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乃至智能设备的核心动力源时,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权重已丝毫不逊于白酒。
这种超越绝非偶然的股价波动,而是技术壁垒支撑下的必然结果。
![]()
宁德时代在今年科技日推出的骁遥双核电池,通过“双能量区架构”打破单一化学体系局限,配合自生成负极技术将能量密度提升六成。
这种从材料到架构的全方位创新,让其跳出传统电池企业的竞争维度。
在我看来,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正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曾经靠“挖矿”就能盈利的粗放模式,终究要让位于精准的技术创新。
![]()
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同样沐浴过新能源投资热潮,锂资源概念股的命运却天差地别:有的曾暴涨十倍,如今股价只剩高峰时的三分之一。
而宁德时代即便在锂价暴跌周期中,利润仍持续增长。
这种分化常被简单归咎于“挖矿与造电池的差异”,但本质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野。
宁德时代的秘诀在于用技术话语权掌握产业链主动权。
当其他企业还在纠结押注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时,它已通过双核架构实现多体系融合。
![]()
既能为北方市场提供零下40摄氏度仍保90%电量的钠锂组合电池,也能为高性能车型打造千公里续航方案。
这种不可替代性,使其能与上游签订长期协议锁定成本,更能在储能市场获得7至8个百分点的收益率溢价。
在我看来,这正是“技术筑墙”的精髓,真正的龙头从不在周期里裸泳,而是用创新把周期波动转化为扩张契机。
那些只靠资源涨价狂欢的“杂毛股”,缺乏技术缓冲带,一旦行业降温便难逃估值崩塌。
![]()
科技股行情的龙头逻辑再确认
若说宁德时代的崛起是新能源产业的胜利,那么8月份寒武纪股价超越贵州茅台,则将科技股的行情推向新高度。
8月28日,这家人工智能芯片龙头以1587.91元的收盘价登顶A股高价股榜首,市值突破6643亿元。
从连续八年亏损到半年净赚10.38亿元,其逆袭的核心,正是抓住了国产算力突围的时代机遇。
尽管寒武纪仍面临客户集中、生态竞争等挑战,但它与宁德时代的共性尤为值得关注。
![]()
二者都抓住技术替代的历史窗口,前者瞄准英伟达的算力霸权,后者突破动力电池的性能边界。
高盛给出的1835元目标价,本质是对“技术稀缺性”的估值重估。
而现在唯一可怜的就是贵州茅台了,虽然靠着广大的用户和传统底蕴,多年来一直是A股最抗打的企业之一。
但没想到接连两个月,现实被芯片超越,又被锂电池击倒,现在的地位,已经出现了松动。
而传统行业的动摇,可能也预示着未来比较繁荣的行业将转变为ai、芯片、互联网这些。
那生财之道是否也在其中呢?大佬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
结语
这两起市值超越事件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当前科技股行情中,“龙头信仰”绝非空话。
那些纠结于杂毛股“低价补涨”的投资者,往往忽视科技产业的核心逻辑,技术迭代速度决定企业生死,
![]()
只有像宁德时代、寒武纪这样持续创新的龙头,才能在算力革命、能源转型中持续领跑。
在A股从传统消费主导转向科技驱动的浪潮里,抱紧真正的技术龙头,才是穿越波动的最稳妥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