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靖宇牺牲4年,妻子被扔进粪坑淹死,8年后儿子才知父亲真实身份

0
分享至

。35岁,正是一个男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年纪,但是杨靖宇却在那个雪地里,靠在大树上永远没了气息。
这位抗日将领,牺牲后遗体被泄愤般残忍毁坏。他的肚子里,居然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枯草、树皮和棉絮……
想不到,四年以后,日军用同样手段残忍,缺德的害死了他的夫人。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出生在河南一个小山村,5岁就没了父亲。他妈把他一手拉扯大,17岁给他娶了妻,是隔壁村的姑娘,名叫郭莲。姑娘是个过日子的,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后来马尚德开始搞革命,郭莲不懂,但支持,踏踏实实守着家,做马尚德的后盾。
1928年,马尚德被敌人通缉,他偷偷跑回窝棚里。那时候他的女儿刚呱呱坠地,他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一想到要为了女儿争一个和平世界,他便又依然决然干革命去。
第二天凌晨,马尚德只留给郭莲一张照片,说了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便转身又走了。可是谁也没能料到,那一次,是这对夫妻最后一面。后来的马尚德因革命需要改名为杨靖宇,并辗转到了东北,一路做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总指挥。
敌人想抓杨靖宇但是抓不到,卑鄙得拿杨靖宇家人撒气。他们把杨靖宇老家的草房烧得精光,让一家人没落脚之地。郭莲一手拉扯着一双年幼的儿女,一手照顾着生病的婆婆,一家人到处东躲西藏。
就这样,他们过着从别人手指缝里逃生活的日子,有时候要饭吃,有时候捡饭吃。那么难的日子,一家人也艰苦地熬着,因为破棉袄缝里杨靖宇留下的照片是一家人的念想。
可是敌人对于杨靖宇家人的搓磨并没有善罢甘休,已经年迈的婆婆被敌人打了一顿后一病不起,临死前的叮嘱就是一定要找到马尚德。这也成了郭莲的执念,她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是到村口去望一望,望望她的丈夫回来了没有。
郭莲不知道的是,他日思夜盼的丈夫,永远的留在了1940年的冬天。让人想不到,四年之后汉奸便上门找到了郭莲。
他们拖着郭莲严刑拷打,逼问她马尚德的消息。她的头被打的全是血,但仍是咬紧牙关一个字不说。敌人被气急了,居然丧心病狂地把她扔进了粪坑,用这种方式逼迫她,羞辱她。等村民们偷偷把她救上来的时候,郭莲已经快不行了,身上爬着的蛆虫诉说着她经历的一切。
郭莲还是没能挺过去,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留给儿女的话,还是拿着那张照片,像她婆婆曾经叮嘱她的那样,叮嘱儿女一定要找爸爸马尚德。
她的一生,有一半的时光都是在等马尚德度过的。可是,她到死也不知道,她盼了一辈子的丈夫,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先走了。
马尚德的那张照片,成了他们家三代人最沉重的东西。
儿子马从云从来没有忘记母亲的叮嘱,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带上妹妹,四处向人打听有没有见过马尚德,可是结果都是摇头。直到1953年,兄妹两个到东北参观烈士纪念馆时,路过一个玻璃罐里泡着的一颗头颅,当时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杨靖宇战士。
可随后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他们头颅里仿佛炸了颗惊雷,愣在远地。工作人员补充说,“杨靖宇烈士原名叫做马尚德。”
这三个字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那么远此刻又那么近,这不是自己苦苦找寻了这么多年的父亲吗?再抬眼向父亲的遗首望去,马从云当场哭昏了过去。知道这一刻马从云才明白,为什么父亲一直不回家,为什么自己家一直被敌人找麻烦。
他一直没忘记母亲和祖母的叮嘱,一直都在努力寻找父亲,盼着父亲能回来。而这份真相他到现在才知道,回想起母亲曾经遭得罪,受的欺负,他再也忍不住这么多年的苦和泪。
1958年,杨靖宇烈士的头颅和躯干遗骸终于被安排合葬, 18年了,英雄终于能安息了。后来政府曾安排杨靖宇的儿子马从云到省委工作,但马从云却拒绝了,在他看来自己是杨靖宇的儿女,绝不能让国家一分钱的便宜。
杨靖宇守国,郭莲守家,马从云守住了父母的气节。现在的和平年代,不仅靠英雄,还有他们后方受苦受难的家人。是他们的共同坚守与牺牲,成就了现在的年代,他们都应该被永远记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归客历史 incentive-icons
归客历史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2711文章数 103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