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刚在9月17到21日试射了四枚三叉戟II D5型导弹,没多久,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就下令把全球800多名将军和海军上将全召回弗吉尼亚的匡蒂科基地。 这不是小打小闹,平时哪有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啊,感觉像在憋着什么大招。导弹试射是海军战略系统项目部搞的,从一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上发射的,地点在大西洋佛罗里达东海岸附近。 这些导弹是无武装版本,主要是测试可靠性,这次已经是第197次成功发射了。 军方说这是计划内的常规检验,没针对任何国际事件,但时间点这么巧合,谁不觉得蹊跷呢。
召回令是9月25日发的,要求这些高层军官从世界各地赶过来,包括驻欧洲、太平洋、中东和非洲的指挥官。 会议定在下周,持续大概一小时,由赫格塞思主持,但具体议程没对外透露。 这事儿一出,媒体就炸锅了,因为类似规模的召集在美军历史上罕见,成本高不说,还得中断这些将领的正常工作。 想想看,太平洋司令部、欧洲司令部这些大佬全得飞过来,影响多大啊。白宫那边说,这会议是为了讨论军队标准、仪容和赫格塞思推的“勇士精神”。 特朗普还表示他会参加,说是跟军备审查有关,夸自家装备是世界上最好的。 但很多人觉得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导弹试射刚结束没几天,就来这么一出。
说说三大疑点吧,第一点就是这召回是不是在搞忠诚检查啥的。赫格塞思上任后动作不小,今年5月就签了备忘录,要求减少四星级将领数量至少20%。 他还免了几个高层职位,推动减少将军总数。 有些分析说,这次会议可能是在测试这些军官对特朗普政府的服从度,尤其是现在政治氛围这么紧张。 网上有声音提到忠诚誓言啥的,虽然没实锤,但历史上有过类似事儿,让人联想到1930年代的某些事件。 赫格塞思没否认这些猜测,只是说会议是面对面传达指导意见。 白宫官员透露,这么做是为了展示特朗普领导下的新军队形象。 要是真有清洗意味,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军队高层得绝对听从五角大楼的调子。
 ![]()
第二点,战略上是不是在收缩力量,对中国有啥影响。过去美军重心在中东、欧洲和亚太,但最近国防文件显示,可能要转向本土和西半球防御。 这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调子挺搭,强调经济民族主义,避免多线作战。 俄乌冲突和中东问题已经耗了不少资源,要是中国再掺和进来,美军扛不住。 所以收缩海外部署,集中在家门口发展不对称优势,比如远程导弹和核潜艇。 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亚太常规部队减少,但核威慑没放松。 在南海,美军或许少派航母群,转而用潜艇巡航和导弹系统施压。 特朗普政府更偏向成本可控的对抗,像贸易和科技战,而不是热战。 但这收缩不等于示弱,可能只是换种方式保持杠杆。
 ![]()
第三点,核导弹试射到底冲着谁去的。三叉戟II D5导弹射程7500英里,能携带W88弹头,当量47.5万吨,覆盖全球要地,包括亚太。 军方强调是常规测试,但跟中国军力增长同期发生,中国福建舰和高超音速导弹最近频频亮相。 美国情报估计,中国核武库到2030年超1000枚,到2035年1500枚。 这试射像是回应,展示美英核威慑的可靠性。 结合召回令,可能在优化快速打击能力,减少海外基地但加强核部署。 中国阅兵展示了DF-61、DF-31BJ和JL-1A等核力量,美方这动作像在对等回应。 赫格塞思的“勇士精神”听起来像在备战现代冲突,整合军事、经济和技术手段。
美国不再只靠军事围堵,转向内功修炼,提升本土防御。 中国军力增长迅猛,从2020年起核武库翻了三倍,到600枚。 美方觉得老战术不管用,得教将领怎么打持久战。 但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美军真收缩,亚太空间大了,一带一路推进顺溜点。 不过核风险更高,冲突更不可控。 中国得保持警惕,强化国防同时搞好外交,避免军备竞赛。
 ![]()
这不是孤立事件,美军在转型,面对中国崛起。 特朗普政府想成本低地对抗,核威慑和军队整顿是安全网。 中国军方组织监视美舰过台湾海峡,说美英动作发错信号。 这紧张氛围下,召回可能在整合资源,应对潜在危机。 要是会议讨论核部署调整,那对中国不是好兆头。 但从好的一面看,美收缩给中国扩大影响力机会,推动区域合作。 只是得小心不对称手段,让事儿更棘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