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1时40分,华南理工大学校内一起车祸,让18岁的新生陆某因此殒命。
谁能想到,还不到48小时,校园内再传噩耗:一名退休教师在骑行时被网约车撞倒,受伤送医。
![]()
1 两起车祸相差不到48小时
9月27日,是陆某的18岁生日。据同班同学回忆,当晚她刚吹灭生日蜡烛,下楼扔蛋糕残渣,几分钟后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肇事车辆径直撞向她和另一名路过的舞蹈系学生,强大的冲击力将路边垃圾桶撞得粉碎,陆某经抢救无效死亡,伤者侥幸脱险。
警方通报很快揭开了肇事司机的身份 ——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金某,其酒驾、毒驾嫌疑被排除。但知情人透露的细节更令人揪心:金某长期与母亲关系紧张,有师生反映其“精神状态异常”,事发时疑似因车内争执情绪失控猛踩油门。
这条连接教师宿舍与学生宿舍的道路,本应是校园里最安全的区域,却成了陆某生命的终点。
令人痛心的是,这名18岁女生刚过完生日,刚当选班长仅20天,却以这样惨烈的方式告别刚刚开启的大学生活。
![]()
9月29日清晨,悲伤尚未消散,新的事故再次发生。在大学城校区另一路段,一名退休教师骑行自行车时被入校的网约车撞倒。
碰巧的是,发生事故的路段恰好有黄色警示牌,上面标识着“减速慢行”四个大字,并且明确表明路段限速为30码。
![]()
虽然被撞教师没有生命危险,但接踵而来的车祸事件让校园里的不安情绪彻底爆发。
“前天才送完陆同学,今天又有人被撞,这校园里的车到底是怎么管的?”一名学生在社交平台的质问,很快引发共鸣。
2 高校安全不该等悲剧唤醒
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内,车辆准入门槛宽松,校内车辆除教职工私家车外,网约车、外卖车均可自由进出,仅需在门口简单登记。
这样的车辆管理方式便捷了师生生活,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尽管校方在道路旁设置了“限速30码”的标志,部分路段还设有减速带提示,但这些设施在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中,一次次冲击安全防线。
有学生坦言“校园里骑车逆行、闯红灯很常见”,而部分教职工驾车时也存在“仗着熟悉路况随意提速”的情况。
两起悲剧接连发生,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漏洞需要紧急补位,驾驶人员在校内行车时的安全意识缺失也需引起重视,可以说,后者更是悲剧发生的直接推手。
回溯两起事故,金某疑似因情绪失控猛踩油门,将道路安全抛诸脑后;网约车司机在校园道路未能预判骑行的退休教师,同样暴露了行车专注力的不足。
高校校内应该怎样进行人车分流?便捷生活和交通安全,该如何取舍?是摆在高校交通管理面前的一道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