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学季,有一批之前休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但是,现在又有孩子重新回到家里躺平了。
我做了15年一线心理咨询,陪伴家庭经历过休学、复学、再次休学、复学、中考、高考的整个过程,今天给给大家详细拆解休学以后经历的各个阶段。
据《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显示:
超过半数的情绪障碍青少年(53.85%)平均休学次数为1.71次,陷入休学复学的循环。
01
休学后的第一个阶段:退行
刚刚休学,孩子会进入到一个对自己有特别多评价的阶段。
她们会批评自己:
“别人都在上学,你怎么躺在家里玩手机?”
“我怎么就不行了?”
“为什么别人能扛我不能扛?”
这个时候孩子心里有很多自责和内疚,所以她们会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看到父母忙里忙外,看到妈妈老了一大截,有的孩子特别内疚。
但是外在的表现可能是:
天天躺着、一天只吃一顿饭、黑白颠倒,甚至有的孩子连房间门都不出。
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误以为孩子彻底摆烂了。就会唉声叹气,或者期待着孩子
“哪怕不上学,你总得起来见人啊。”
“出去走走,我带你爬山去。“
很多家长在这个阶段自己都没缓过来,甚至并不接受孩子休学这件事情,所以内心有特别多困惑、痛苦,甚至会感觉自己的孩子被社会抛弃了。
这个时候家长特别容易嘴上说”我已经接受了“,”我理解她了“,但是实际行动没办法接受,甚至依然到处求医问药,或者给孩子找私立学校、找补习老师,就是想要赶紧把孩子治好,还是希望孩子回去上学。
这个阶段特别难,因为孩子无力,家长焦虑,感觉生活一团糟,甚至会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02
对外攻击阶段
孩子在家休息过一段时间以后,不但没有好,反而看起来比刚休学时的状态还要糟糕。孩子作息混乱,对父母态度不好,甚至攻击性很强,也有的孩子反复自残。
这个时候家长普遍的想法就是:
”不是已经让你休息了吗?“
”不是已经不去上学了吗?“
”怎么还是这个死样子?“
”养了个白眼狼。“
”怎么还不好?“
其实,这个攻击性释放的阶段是很重要的。
孩子休学,肯定都有长年累月积压的负面情绪。之前就是压着,不表达,或者通过身体的不舒服来表达,这个时候终于可以表达了。
每一个休学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有无法言说的愤怒。
有的孩子会说:
”都怪你们。“
”我就是要他(爸爸)跟我道歉。“
大多数家长期待的是孩子已经休息一段时间,应该越来越好才对,所以对孩子抛出了的愤怒毫无准备,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家长自己也会很委屈、很伤心。
家长开始质疑之前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老师,你不是说要接纳孩子吗?怎么越接纳孩子越糟糕?“
”怕也不能总是接纳,接纳得无法无天了。我已经不管他了,他还在怪我们。“
这个时候家长特别容易动摇,就会想把孩子送到某个封闭的机构、专门治疗休学孩子的机构,因为她们感到非常心寒,觉得自己养了一个白眼狼。
03
关系逐渐平稳缓和
到了这个时候,家长通过学习都有反思。
特别是在孩子情绪很激烈的时候,家长已经知道不要硬刚。
家长的期待在往下降,也在努力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有的家长已经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我疗愈。
其实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变化的。
所以关系会进入到缓和的二阶段,和父母的对抗也减少了。
这个时候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感觉孩子好了,感觉自己疗愈了,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对孩子有过多期待,于是,明里暗里开始问孩子:
”要不要给你找个老师补补?也不能每天这样啊。“
”你想不想每天看会儿书?不用多,哪怕半个小时也行。“
”要不我给你找个私立学校?“
这个时候,很容易平时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立刻崩溃。
一旦谈崩,家长的情绪马上就跟着崩溃了。这个时候,孩子和家长就进入一个胶着的阶段。
04
起起伏伏
这个时候有的孩子”状态开始变好“。
例如,她们说要学英语,让父母找老师补课,联系学校复学等等。
家长立刻欢喜雀跃,心生希望,但是很快会发现,孩子只是嘴上说说,依然晚上熬夜玩手机,白天睡到中午甚至下午。
家长就会特别急,也会特别气,觉得这个孩子就是撒谎、欺骗、光会嘴上说。
其实孩子是渴望行动的,但是动不了。
家长经常说我害怕孩子长期的休学会和社会脱节,我告诉你,孩子自己也怕,甚至比你还怕。
这个阶段他一会儿要努力一会儿不想努力,孩子内在是迷茫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努力。
孩子也想确定父母是不是像嘴上说的那样都改了?理解我了?
为什么我一说上学,你们就欢天喜地?我才说不舒服,没力气,你们就开始丧着个脸?
所以孩子可能会说家长:“我看你们一点也没改变”。
很多就在这个时候败下阵来。
说白了,还是太着急了,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而父母的心急会导致孩子的又往回缩了。
这是孩子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探索过程,家长在一旁看着特别煎熬,所以就想”做点什么“。
我遇到的厌学、休学孩子的妈妈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王老师,我还可以做点什么?“
作为家长能做什么?
正常工作,维持家庭生活的稳定。照顾好你自己。
以上只是千把字,家长可能经历了一两年了,非常痛苦。
05
复学阶段
复学并不是孩子回到学校,然后一切就美好了。
我们要允许孩子的情绪有起伏。
”妈,我好累啊。“
”感觉这个班主任特别死板。“
”不行了,不行了,我破防了。“
”哎呀,起不来啊,动不了啊。“
这个阶段家长往往比孩子在家还要累。
孩子一会儿不舒服,一会儿要请假,上班时候一会儿给你打电话,......
家长真的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又不去了。
这个复学阶段有两种情况:
1. 孩子复学成功。
2. 复学失败,去了一个星期又不去了。
我经常跟我的来访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别怕。“
如果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总在焦虑,那么孩子肯定不愿意靠近你。
这个时候,不要害怕孩子上不上学,而是你需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你越照顾好自己,越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孩子越会被你的力量滋养。
孩子只是不去上学,天没塌啊。
我有个学员就是想通了,她说:”大不了回来跟着我混社会嘛。老娘有一口吃的,就有她一口。“
妈妈的这个”老娘不会被打败“的气势,反而成了孩子的底气。
06
稳步前进
孩子在经历了一年、两年、三年的起起伏伏以后,开始有了明确的目标,对自己这个人的定位评估也更新了。
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一个脚踏实地的孩子,她们依然会沮丧、会疲惫,但是有能力自己调节,也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个时候切忌大包大揽,生活又回到旧模式”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学习就行了。“,或者”你只要好好上学,我什么都可以答应。“
经历了那么多,家长孩子都能够把”上学“这件事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彼此的关系也更温暖、亲密了。
![]()
我做了15年一线心理咨询,这些年只陪伴少量家庭走完了以上六个阶段。
大部分家庭在头一两个阶段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个时代,大家都特别着急,特别追求效率,所以家长往往到处买课、天天蹲守直播间,孩子厌学也被各个大V割韭菜。因为她们都会承诺你”一招见效“,”听了课你就明白了“。
![]()
以上六个阶段完整走完,孩子从厌学、休学到复学,往往需要经历好几年。
任何承诺你快速见效、短期见效、一招见效的都是骗子。
我以自己15年一线心理咨询经验告诉你,这个过程一定是:
以年为单位,以年为单位,以年为单位。
这么几年绝对不会白白经历,也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这是一个人安静下来,往内看的过程。
我们总说要修心、修心,怎么修?
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起伏中修的。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养的孩子,修的是自己。
生活顺利的时候,所有的道理都只不过嘴上说说而已,遇到困难了,经历过了,你对生命的感悟才是真的。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戈丽菲
稿件来源:喜乐成长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