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U16女篮亚洲杯结束了,但球迷心里的这口气还真不顺,想说不难受是真的做不到,本以为小组赛惨败之后的季军战会迎来一次复仇机会,结果续集还是翻车,比分甚至没拉近多少,58比71,13分的差距再加上场面上的崩盘,这下谁都看明白了,我们这批小姑娘目前确实扛不住同龄的日本队,赛后不少网友直接开喷,但仔细琢磨,其实喷归喷,很多问题还真不是一句“摆烂”就能甩锅的
要说这场季军之战,其实剧情挺悬疑的,开场中国队表现不错,两个主将李沅珊和孙晗昀都有点子气势,半场还能领先对方2分,球迷群里此时就开始神神叨叨了,有人就信誓旦旦:“别和小组赛一样,不要一节天堂三节地狱”,但你说巧不巧,到了第三节,日本队突然提速,我们明显跟不上了,攻防两端都掉线,防不住人,也抢不到篮板,进攻端变成单点突破,外线空了也没准星,这一节一波流直接让比赛失控,最后第四节彻底被打崩,你说,这能全怪球员吗,还是说教练指挥有锅呢
![]()
广东的麦穗丰老师这次算是戳到根本了,他说中国队首要的问题就是硬实力不够,这句话不复杂,但细想就很致命,所谓硬实力,包括场上球员的对抗、体能、个人技术和比赛经验,不是说谁有天赋就能横着走,U16这个级别其实就是比家底,谁的基础打得牢、谁的体系磨得顺,谁就能拖到最后,结果很明显,中国队前两节能扛,三、四节就被拖垮,尤其阵容深度,主力打得不错,可一换人就掉档,板凳席始终没人能站出来改变节奏,这不是一场球的问题,整个赛事都是如此,所谓攻防效率根本维持不住稳定
再看日本队,基本节奏感特别强,每个人都有任务感,高位逼抢做得很到位,换防速度、转移球的灵活度,心理抗压能力都非常成熟,同样是16岁,日本队场上处理球的淡定和中国球员的小慌张形成对比,这其实也是训练差距的外在反映,日本女篮这几年青训调整得很成功,联赛体系、教练团队还有比赛数量都放在那,去年她们就拿U16亚青赛冠军了,我们这边刚进四强,还在吭哧吭哧练基本功,这种情况下说“双方足球”一点都不过分
![]()
话题回到球员本身,确实这批小姑娘还是有努力的,李沅珊、孙晗昀这些核心球员,场均得分和攻防表现都比小组赛有所提升,小组赛的迷失没延续到淘汰赛上,至少能看到调整和成长,但现实就是再怎么突破,底子筛子就是筛子,体能一旦见底,打不动的时候问题全暴露出来,像护筐能力差、外线防守跟不上、板凳扛不住这些,网友嘴上说“摆烂”,实际谁都明白,这不是说练两场就能解决的
教练怎么说,网友也没少吐槽,临场指挥不够果断,换人太慢、调整套路不灵活,甚至有点死板,但说实话,这锅真不能让主帅全背,毕竟阵容厚度就那样,主力休息,替补上不来,战术再花里胡哨也发不出威力,这种情况下,主帅更多时候只能赌一把主力线能咬住比分,只不过一旦对方提速,我们就容易崩盘
![]()
外部因素也不能不提,这几年女篮青训全方位被日韩反超,训练节奏、比赛密度都被“卷”得很厉害,国内年轻球员机会太少,联赛没那么激烈,能进国家队的都是各省队最顶尖,但交流深度还是有限,难怪有网友调侃,前几年还能和日韩对喷,现在只能默默点赞,毕竟谁都希望这帮孩子能打出来,但现实层层拦路,你让我怎么不着急
不过冷静想一想,这次中国U16女篮也并非“摆烂”,顺利进了四强,还拿到了明年U17世界杯的门票,至少底线守住了,而且这批球员既算见了世面,也通过实战找到了缺口,这比闭门造车强得多,麦穗丰老师也说了,年轻球员只要肯练,进步一天一个样,明年再见或许就是不一样的感觉,当然,前提是管理层别再瞎操作了,像张子宇那样摁下不去打世界杯就离谱了,这伤人也伤队,一切还是得让有能力的球员多打多拼
![]()
大家都喜欢喷,但这批小姑娘并没有真的让人失望,至少努力和勇气还在,只不过实力差距摆在那里,嘴硬没用,这次亚洲杯两场被日本“暴打”,就是让我们回头看看训练体系和青训资源到底差在哪,希望明年世青赛这帮孩子能证明自己,别让自己也别让球迷再心塞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