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京剧界,杨派老生杨乃彭这个名字可是响当当的。这位80岁的老艺术家刚刚离开了我们,留下了一段让人心疼又感动的故事。
两年多的病床时光,儿子们为了救父亲,把家底掏空了不说,还背上了几十万的债务。一个艺术家的晚年,一个家庭的温情,一份让人动容的孝心,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
杨乃彭家的经济状况其实很普通,跟大多数退休的文艺工作者一样,主要靠着每个月的退休金过日子。
京剧演员的收入本来就不算高,即使是获得过梅花奖的名角,晚年生活也谈不上富裕。老两口几十年积攒下来的那点钱,在2023年5月杨乃彭突然病倒后,很快就见了底。
肺部感染让这位老艺术家直接住进了ICU,连续三个月无法自主呼吸,每天的治疗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
现代医疗技术虽然先进,但费用也是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杨乃彭夫妇辛苦大半辈子的积蓄,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花光了。
大儿子杨青至今还是单身,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钱全部拿了出来,房子也抵押了,还是不够。
小儿子杨少彭虽然已经成家,但为了救父亲,同样是倾囊而出。两兄弟各自背上了几十万的债务,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说过放弃。
![]()
杨青和杨少彭这两兄弟,在父亲生病期间的表现真的让人佩服。大儿子杨青没有结婚,一个人承担的压力更大,但他从来没有在父母面前表现出一丝的为难。
每天往返医院,照顾父亲的起居,联系各种治疗方案,这些事情他都亲力亲为。
小儿子杨少彭虽然有家庭负担,儿子杨泽崧还在上学,但他同样没有退缩。
![]()
为了筹集医疗费,他把能卖的都卖了,能借的都借了。亲戚朋友那里借遍了,银行贷款也办了,就是为了让父亲得到最好的治疗。
两兄弟轮流守在医院里,78岁的母亲王新玲也经常陪在病床边。这一家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展现出了最朴素也最珍贵的亲情。
杨乃彭在病床上虽然无法说话,但看到儿子们为自己奔波,心里一定是既感动又心疼的。
![]()
杨乃彭1945年出生在天津,13岁就考进了天津戏曲学校,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杨派老生的唱腔韵味十足,他在舞台上的表现更是让观众如痴如醉。《杨家将》《战太平》这些经典剧目,在他的演绎下有了全新的生命力。
梅花奖、梅兰芳金奖,这些重量级的奖项都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认可。在京剧界,杨乃彭的名字代表着专业和敬业。
![]()
即使年纪大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依然没有放松,经常指导年轻演员,传授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
2025年9月26日,这位老艺术家走完了自己80年的人生路程。从13岁进入戏校到80岁离世,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京剧艺术。
病床上的最后两年多时间,虽然无法再登台演出,但他的艺术精神却通过儿子和孙子传承了下去。
杨乃彭和妻子王新玲的爱情故事也很让人感动。两人都是天津戏曲学校的学生,1969年结婚时,王新玲才刚刚20出头,杨乃彭也只有24岁。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感情都很纯真,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56年的婚姻生活,两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从年轻时一起在舞台上打拼,到中年时共同抚养两个儿子,再到晚年时相依为命,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
![]()
王新玲虽然后来没有继续从事京剧表演,但她一直是杨乃彭最坚强的后盾。
在杨乃彭生病的这两年多时间里,78岁的王新玲几乎每天都守在医院里。
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为了照顾丈夫,她咬牙坚持着。看着相伴56年的老伴在病床上受苦,她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
![]()
杨乃彭的病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天津京剧院得知他的困难后,工会立即发起了捐款倡议。
2023年8月10日,这个倡议书一发出,就得到了戏曲界同行们的积极响应。大家都知道杨乃彭在艺术上的成就,也被他家人的孝心所感动。
2023年10月20日到22日,为了帮助杨乃彭筹集医疗费,各方联合举办了义演活动。
![]()
这场义演汇集了很多知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大家都是无偿参加,就是为了帮助这位老同行度过难关。观众们也很给力,票房收入全部用于杨乃彭的治疗费用。
戏曲界的这种互帮互助精神,让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温暖。虽然京剧不像流行音乐那样赚钱,但这个圈子里的人情味却特别浓。
大家都明白,今天帮助别人,明天也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朴素的情感纽带维系着整个戏曲界的团结。
![]()
杨派老生艺术在杨乃彭的演绎下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的嗓音条件出色,表演功底深厚,特别是在塑造忠臣良将这类角色时,总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杨家将》中的杨延昭,《战太平》中的花云,这些角色在他的诠释下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杨乃彭不仅自己演得好,还很注重艺术传承。他经常给年轻演员说戏,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
![]()
在他看来,京剧艺术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不能在自己这里断了线。小儿子杨少彭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京剧舞台上有着不错的表现。
孙子杨泽崧虽然还年轻,但也显示出了对京剧的兴趣。杨乃彭生前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孙子练功,他总说杨家的京剧传统不能丢。
三代人的传承,让杨派艺术有了更深厚的底蕴,也让这个家庭有了更特殊的意义。
![]()
杨乃彭的两个儿子为了救父亲,宁愿自己背债也要让父亲得到最好的治疗,这种精神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显得特别珍贵。
虽然老人家最终还是离开了,但他留下的不仅是精湛的艺术,更是一个家庭的温情和社会的关爱。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