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好来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2025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数量和持债规模扩大,通过债券回购业务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2
利好!刚刚公布:0.9%↑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1—8月份,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所改善。
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份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3
大消息!超级赛道,利好来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
《意见》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4
刚刚!发改委,来利好!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
1.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
2.强化多维用数保障。
3.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
4.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5.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5
利好来了!七部门集体发布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
9月26日,为促进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信部等七部门对外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通知。
《工作方案》指出,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事关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当前,基础有机原料市场竞争加剧、高端精细化学品供给不足,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是制约石化化工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主要矛盾。
摘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6
重磅!央行,最新部署!
据【券商中国】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总第110次)例会于9月23日召开。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7
国资委召开国企运行座谈会
据【券商中国】报道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困难挑战,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政策举措。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8
上交所召开2025年PE机构交流会
据【券商中国】报道
近日,上交所组织召开2025年股权投资机构交流会,聚焦落实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与38家股权投资机构和12家保荐机构面对面深入交流,充分听取市场诉求,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9
公募规模破36万亿创新高!
据【券商中国】报道
据中基协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8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6万亿元大关,年内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
分产品类型来看,受益于8月权益市场的欢腾以及增量资金的踊跃,担纲规模增长主力的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股票基金净值环比增幅高达12.76%,从历史数据来看,单月实现两位数增长亦实属罕见,美国、中国香港市场的升温也带动QDII规模的上扬。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10
利好来袭!刚刚,重大突破!
据【券商中国】报道
据最新消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另外,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正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充电和安全痛点的关键。有券商机构认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摘自:“券商中国”微信公众号
近一周市场回顾
近一周市场小幅上涨,大小分化明显。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828.11点,周涨0.21%;科创50收于1450.82点,周涨6.47%。
中信行业板块方面: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指数跌幅居前。
![]()
![]()
![]()
![]()
数据来源:同花顺,20250927
本周新股
20250929-20250930
![]()
股市评论
基本面分析
国内方面: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潘功胜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截至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海外方面:
25日周四,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3.8%,预期3.3%,前值3.3%。美国二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终值2.6%,预期2.5%,前值2.5%。此次上修主要得益于消费者支出的意外强劲以及进口的下降。作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的消费者支出,其增速从此前的1.6%上修至2.5%。进口在GDP核算中被视为减项,其降幅扩大助推了整体增长数据。同日发布的其他数据显示,商业设备订单增长稳健,商品贸易逆差收窄幅度超预期,初请失业金人数也降至7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关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进一步降温。
资金层面
市场情绪小幅降温,但高风险偏好的资金行为仍然积极。本周日均成交额小幅降至2.35万亿元水平。但杠杆资金的风险偏好仍在提升。截至9月26日,场内两融余额再度增加462亿元,融资买入占比持续提升。指向市场调整过程中,作为进攻主力的杠杆资金仍在积极吸纳筹码。
后市展望
我们认为,市场的向上支撑依然坚挺。海外方面,在就业承压与特朗普政治施压背景下,美联储降息拐点已至,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趋势不变。国内方面,整体经济企稳+结构改革加速,产业端科技已有井喷之势。投资者回调加仓的情绪延续,流动性充足。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短期视角看基金回本后的发行回暖和险资四季度“开门红”有望继续为市场贡献增量资金。
在具体的配置策略上,我们建议投资者坚守”科技+周期”双线并行,并随着市场波动适度高低切换。一方面,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鸽派,海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兑现,这对科技成长板块构成核心利好。作为对流动性最为敏感的资产,黄金已率先表现。展望后市,我们认为这股宽松浪潮将进一步传导至其他科技领域。建议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方面是AI硬件以及向AI应用的持续扩散,如当前交易拥挤度尚处低位的恒生互联网龙头及相关的AI应用端公司。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逐步探底和国内“反内卷”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具备强大定价能力的周期资源品龙头的战略配置价值愈发凸显。这些企业不仅能直接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回暖,其稳固的行业地位和强大的盈利能力也能为投资组合提供穿越周期的防御价值。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