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上周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采购即将进入关键阶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国的石油采购量将会增加,因为国际油价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窗口期。
战略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采购量的多少跟国家的石油储备能力直接挂钩。世界上的大国都有战略石油储备,一旦爆发战争或者是出现其他变故的话,要确保石油继续稳定供应,就得预先储备好石油才行。
![]()
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情况如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来看一下围绕战略石油储备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日均新增采购量48万桶
按照兴业银行刚刚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接下来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采购将会进入关键阶段,明年的采购量可能会增加至2.7亿桶,相当于每天新增48万桶的规模,在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的占比上可以达到0.5%。
![]()
之所以会加大采购量,是因为市场预测到明年原油的价格可能会下跌,所以这是储备战略石油的最好窗口期。按照预测,像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将会下跌到每桶51美元,这比现在的原油价格下跌了16美元。
市场的规律则显示,每当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低于12个月移动平均线是,我国的原油进口量就会出现上升趋势,也就是说,趁着价格低的时候大量补库存。
![]()
可能有人会问,加大采购量,国内装得下这么多石油吗?实际上,目前我国还有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库容,也就是说现在买这么多石油也完全能装得下,储备设施的完善可以确保大量购买使用。
那么,我国整体上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有多大呢?
![]()
8个国家级的储备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一共建成有8个国家级的石油储备基地,总库容量为2860万立方米,能够储备2610万吨原油。但是请注意,这一储备规模具体截止到什么时候并没有确切的数字。
如果按照以往的数据显示,国内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能够保证一个多月的消耗。相比之下,据说美国的战略石油能够保证240天的消耗,日本可以保证187天的消耗,法国可以保证116天的消耗。
![]()
这些数据已经在网上流传了很久,但实际上真假难辨,因为每个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一直在变动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在2022年夏天的时候,媒体就报道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下降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关的信息真真假假,实际上各个国家之间都摸不透彼此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究竟有多少。唯一能够确认的是,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建设新的石油储备基地,而且也有消息显示说,国内的石油储备基地已经不是8个,而是9个,储备量也已经增加到了3300万吨以上。
![]()
对一个国家来说,战略石油储备直接关系到机器能不能够开动,汽车能不能够驾驶,武器系统能不能够使用。如果没有了石油,现代社会一多半的机器运转都会停止,所以这是极其关键的能源安全问题。
正因为很关键,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各个大国就已经在着手应对石油储备的问题了。
![]()
战略石油,存着不用
所谓的战略石油储备,说白了就是把石油提前储存起来,而这部分是由主要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的特殊局面。所以在平常时期,战略石油储备基本上是不使用的。
世界上大规模使用石油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在20世纪前半叶,全世界实际上并没有战略石油储备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哪个国家有石油,其他国家就从这个国家购买,稳定供应,稳定使用。谁都没有想过石油会有中断的那一天。
![]()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东战争爆发,中东几个产油大国为了对付以色列和美国,然后宣布石油禁运,并且提高了原油的价格。西方国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资料显示,美国的GDP因为石油禁运下降了4.7%,日本更是下降了7%。
遭此打击,西方国家也认识到了石油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美国开始着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从1975年开始,围绕这一规划,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同时指出美国要建立起至少10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
![]()
除了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各自储备石油。日本以及德国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法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这些国家大量购买石油,然后专门在国内存起来。
我国的经济规模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并不大,所以每年自己产出的石油完全够用,而且还有剩余可以供应出口。由于不用进口石油,所以那时候我国并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的观念。
![]()
直到后来,我国经济腾飞,石油供应需要大量的进口,于是战略石油储备也提上了日程。在这个基础上,我国也开始储备战略石油。
究竟储备多少才合适呢?
前面已经提到,每个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是在动态变化之中的,所以整体的量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多少不同时期都在变化之中。
![]()
比如,按照我国此前的计划,至少要建立相当于100天原油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库存。在这个基础上,全国各地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开始建设。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储备的越多越好呢?其实究竟储备多少量,目前全世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按照几十年前欧美国家早期的规划来看,至少要储备90天才能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标准。
![]()
但是,这也仅仅是此前西方国家的一种初步规划,因为究竟能不能够保证安全供应,谁都没有遇到过这种局面。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战略石油储备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进入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阶段。
也就是说,大家虽然都在储备石油,但是真正的石油供应并没有完全中断过。所以在这种局面下,战略石油储备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
为什么要进行石油储备?是担心在战争爆发的状况下石油中断,又担心石油供应中断之后影响经济发展。但问题就在于,围绕战争可以未雨绸缪,却不能够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时时刻刻做准备,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被彻底束缚住手脚。
除此之外,各国又担心油价上涨或者是石油供应中断影响到经济发展。但是,这种特殊的情况同样也不会经常发生。换句话说,围绕战略石油储备的特殊阶段并不是平常的时期。
![]()
如果过分看重战略石油储备的话,实际上反倒会被彻底制约,尤其是会被那些产油大国束缚住手脚。简单来说就是战略石油储备确实要有,但绝不能够完全依靠这种供应模式,日常情况下还要采取正常的供应模式。
如果本末倒置的话,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反倒会被这些产油大国形成制约。更何况,目前世界上的石油储备规模还在进一步增加,早先所说的石油可能会被用完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
![]()
最好的储备就是自己开采
其实长期来看,最好的战略石油储备就是自己开采。此前有一种观点是,世界上的石油还有多少多少年就用完了。但现在的情况是,世界各地新发现的石油储备量还在增长,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目前的这种使用规模并不能够完全把石油消耗完。
我国目前的石油可开采规模虽然并不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远景储备规模却很大,尤其是海上石油储备量更是相当可观。
![]()
也就是说,未来一旦大规模开采,我国进口石油的规模就会有所下降,国内的石油完全能够保证供应和使用。实际上美国的情况也是这样。
美国近年来正在大力开采海上石油,除了自己使用,还让美国成为了重要的石油输出国家。正是在这种局面下,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才有所下降。
![]()
只有像日本这样完全的贫油国家,由于国内没有石油储备,只能依靠进口,所以他们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才一直保持着“在线状态”。
但从整体来看,战略石油储备永远只是备份方案,只要没有发生战争,只要石油的供应没有完全中断,国家也不会进入到战略石油储备的使用模式。
![]()
最好的储备方式就是自己开采,所以拥有石油储备的国家自然就占据着极其有利的位置。我国未来还会继续进口石油,但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大开采量,能源结构接下来将会一步一步地发生转变。
从总体上来看,只要国家还没有改变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战略,那么石油的重要性就还会延续下去。不光是我国,整个世界也是如此。
![]()
结语
除非是未来人类真的找到了可代替石油的能源,比如核聚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有这样,石油的重要性才会有所下降。
按照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规划,目前的整个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国家战略层面的地方政府的石油储备,国内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再加上一些中小型石油公司的储备,不同的储备应对不同的需求。
![]()
在战略石油储备的基础上,对原油价格的分析、市场供需的调节也在实时监测之中,因为这是一系列动态变化的过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