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日本人不经常喝热水,却人手一个保温杯?这是怎么回事?

0
分享至



你肯定刷到过这样的照片,东京街头,上班的打工族和上学的学生基本人手一个保温杯,这操作是不是让你直挠头?都说中国人爱喝热水,感冒了来一杯,姨妈期来一杯,连吃个饭都得配碗热汤。

可隔壁日本呢?便利店卖的瓶装水,八成是冰的;办公室茶水间,冷水壶永远比热水壶热闹。那他们为啥还个个抱着保温杯当宝贝?



其实日本人不是不喝热水,而是“喝对时候”。他们确实不像咱们那样把热水当水龙头一样随时开着喝。但你要以为他们完全排斥热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早上起床泡一杯热绿茶,冬天来一碗热味噌汤,泡澡前喝口温茶暖身,这些场景里热饮照样是主角。

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更讲究“顺应身体状态”和“饮用时机”,而不是像我们这样一股脑儿地“万能热水论”。这种差异,最早能追溯到江户时代。那时候日本医学受中国传统影响很深,也讲阴阳调和,认为寒热要平衡。



可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西方医学理念大量涌入,日本人开始重视体温调节、新陈代谢这些科学概念,慢慢形成了“根据环境和身体需求调整饮水温度”的习惯。

比如夏天高温高湿,人体出汗多,喝点凉水能帮助快速降温,防止中暑。而冬天虽然冷,很多人反而继续喝常温甚至偏凉的水,是因为室内普遍有暖气,加上穿得多,身体其实并不缺热。



日本是全世界少数几个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的国家之一,根据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全国自来水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很多地方的水甚至比瓶装水还干净。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在哪个城市拧开水龙头,接出来的水都能直接喝。

而且日本的供水系统维护极其严格,管道更新及时,水源保护到位,水的味道清甜顺口,没有异味。正因为水本身足够安全好喝,大家自然愿意随时随地喝,也不用非得烧开了才敢碰。



反观咱们国内,虽然近年来水质不断提升,但出于安全考虑,大多数人还是习惯把水烧开再喝。这一烧,就成了“热水文化”的基础。而日本人因为可以直接喝冷水,保温杯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个“恒温容器”,不是“加热工具”。

他们用保温杯,是为了让水一直保持自己喜欢的温度,夏天保冷,冬天保暖,全看个人喜好和季节变化。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饮食结构,日本人日常吃的饭菜,汤类占比很高。早餐有味噌汤,午餐有 soup 配餐,晚餐少不了热汤或关东煮。这意味着他们摄入热液体的机会本来就不少,不需要靠喝水来补充热量。

相比之下中式饮食虽然也有汤,但很多家庭日常饮水仍以白开水为主,尤其老一辈坚信“热水养胃”,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再加上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温差大,北方冬季干燥寒冷,喝热水确实有助于缓解喉咙不适和肠胃紧张。



可日本列岛狭长,整体属于海洋性气候,湿度高,即便冬天也不至于干到裂口子。再加上现代住宅保温性能好,公共场所暖气足,人们体感上不容易觉得“冷到需要靠热水救命”。

当然也不能忽视社会节奏和便利性的推动,日本便利店密度全球最高,平均每两三千人就有一家,里面全年供应冷藏饮用水、茶饮和果汁。这种触手可及的冷饮选择,让人们从小就习惯了随时来一瓶冰镇乌龙茶或矿泉水。



学校、公司、车站也都配备直饮水设备,冷热可选,但多数人默认按冷水键。这种环境塑造了集体行为模式。而保温杯的普及,恰恰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补充。

通勤路上带一杯自己泡好的茶,既能避免频繁买饮料浪费钱,又能保证喝到合口味的饮品。特别是近年来健康意识提升,很多人开始自制无糖茶、柠檬水、果蔬汁,保温杯就成了移动的“私人饮品站”。



日本厂商也深谙此道,推出的保温杯不仅保温保冷效果强,还轻便耐用、设计精美,有的甚至能保持冰块三天不化。这让保温杯从实用品变成了生活品味的象征。

最后还得提一句,关于“喝热水到底好不好”的争论,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定论。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强调温热饮食护脾胃,这一点在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中确实有一定道理。

但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正常人饮用常温或低温水并不会伤害身体,反而在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适当饮用凉水更有助于迅速降低核心体温。关键在于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境。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退休51岁,找个47岁农村光棍,洞房夜他的一个举动,我泪流不止

我退休51岁,找个47岁农村光棍,洞房夜他的一个举动,我泪流不止

瓜哥的动物日记
2025-10-27 11:11:06
一个让元朝和明朝都翻车的计划,700年后,我们还能再试一次吗?

一个让元朝和明朝都翻车的计划,700年后,我们还能再试一次吗?

小豫讲故事
2025-11-04 06:00:03
广东选手王伟莹跳水女子个人全能夺冠

广东选手王伟莹跳水女子个人全能夺冠

新快报新闻
2025-11-04 13:31:03
孟子义真空吊带裙现身机场,吊带下的腰臀比太惊艳 妥妥人间尤物!

孟子义真空吊带裙现身机场,吊带下的腰臀比太惊艳 妥妥人间尤物!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04 14:03:04
刚联手就闯大祸!李在明被高市早苗坑惨,中方这一次不会手下留情

刚联手就闯大祸!李在明被高市早苗坑惨,中方这一次不会手下留情

介知
2025-11-03 15:10:06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创作者_IE2295
2025-10-27 18:24:27
别人都给孙颖莎庆生,唯独央视不一样,发文点名王楚钦等人引热议

别人都给孙颖莎庆生,唯独央视不一样,发文点名王楚钦等人引热议

可乐谈情感
2025-11-04 14:29:40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弩机0.6秒准绝杀!爵士14分逆转绿军 布朗36分致命进攻犯规

醉卧浮生
2025-11-04 11:10:19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爸爸姓“滚”,为给双胞胎取名愁到失眠,爷爷急中生智获全家点赞

爸爸姓“滚”,为给双胞胎取名愁到失眠,爷爷急中生智获全家点赞

民哥台球解说
2025-11-03 15:07:23
马斯克:我承诺在播客节目公布“外星人证据”

马斯克:我承诺在播客节目公布“外星人证据”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3 15:41:17
2-1到3-0!拜仁杀疯了,欧冠大战巴黎,冲16连胜纪录,172亿对决

2-1到3-0!拜仁杀疯了,欧冠大战巴黎,冲16连胜纪录,172亿对决

侃球熊弟
2025-11-04 06:05:02
马云和马嫂合照,是不是全中国最旺夫的女人

马云和马嫂合照,是不是全中国最旺夫的女人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4 08:43:20
喝酒后多久能开车?交警:超过这个时间点,就不算酒驾

喝酒后多久能开车?交警:超过这个时间点,就不算酒驾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4 10:31:21
爆大瓜!帕奎塔牵手曼联进入倒计时?可靠信源曝阿莫林秘密操作

爆大瓜!帕奎塔牵手曼联进入倒计时?可靠信源曝阿莫林秘密操作

奶盖熊本熊
2025-11-04 13:33:49
老人强坐女子腿上后续:正脸曝光很享受,目击者曝细节,当地回应

老人强坐女子腿上后续:正脸曝光很享受,目击者曝细节,当地回应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3 18:23:24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3 18:18:49
确认|星巴克中国卖了

确认|星巴克中国卖了

商业周刊中文版
2025-11-04 10:24:43
加盟国安队?谢晖发声,名记曝料,下家锁定,加盟条件曝光

加盟国安队?谢晖发声,名记曝料,下家锁定,加盟条件曝光

乐聊球
2025-11-04 10:24:08
老人的三个坎,熬过去了就长寿,三个坎是哪年,老人要早知道

老人的三个坎,熬过去了就长寿,三个坎是哪年,老人要早知道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4 11:36:05
2025-11-04 15:12:49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977文章数 5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就安世半导体事件表态: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头条要闻

中方就安世半导体事件表态: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时尚
艺术
亲子

《荒野大镖客:救赎2》在Steam部分地区涨幅近三倍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今年秋冬,流行“九分”穿法,时髦又显高!

艺术要闻

翁帆受聘,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亲子要闻

老人幼儿园操场舞剑,“赶出去”并非最优解 |新京报快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