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在巴厘岛上看到了和英格兰很像的壮丽海岸,看到了和冠绝世界的热带丛林,在日惹看到了跟日本火山接近的火山。然而印尼,周边没有强大的文明母体,没有基于商贸规则的个人主义,契约精神,也没有基督教文明的洗礼,注定它成不了希腊和英国。
![]()
刚刚结束的印尼大骚乱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往事。
2005年的时候,我在马来西亚云顶娱乐城遇到了VICKY,一个16岁的印尼女孩,刚刚可以独自旅行的年纪,就从雅加达的家跑到马来西亚云顶来玩,云顶建在山上,坐缆车才能上去。里面有赌场,也有游乐园,是东南亚少有的娱乐城。VICKY约着闺蜜来游乐园玩得很开心,她说在印尼没有这样的设施。
我问她:听说你们华人在印尼受歧视?
她嗤笑了一下:该谁歧视谁啊?
VICKY的意思是华人在印尼经济实力强,处于上层。
但我问她几年前的印尼暴乱,不是华人成为受害对象吗?
她向我回忆起1998年的印尼的大暴乱,那时她还很小,但血腥的记忆犹在。只是他们家做好了自我保护,没有收到什么冲击,但她目睹了邻居的惨状。
华人在当地很多都是有产业的老板,暴徒有组织地针对华裔拥有的商店、购物中心、工厂和住宅进行系统性洗劫,然后纵火焚烧。当时,VICKY所在社区,还有雅加达的多个商业区陷入火海。
更恐怖的是针对华裔女性的性暴力。VICKY同学的妈妈当时遭到了强暴。她说听大人讲,华裔妇女和女孩被有组织的强奸、性侵犯和性虐待。许多人被多人轮奸,有的在家人面前被施暴,有的随后被杀害或烧死。当时就有人权组织指出,强奸被用作一种“种族清洗”的恐怖工具。
后来根据国际组织统计,超过1200人在骚乱中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华裔。许多人被烧死在自己被点燃的商店或住宅里。
而这起悲剧并非政府管理缺位造成的社会动乱,VICKY说,大人们看到暴徒乘坐军用卡车到来,军警在暴乱现场袖手旁观,不予制止.暴乱的组织性极强,而且只针对华人,暴乱平息后,很多施暴者未被追究。
后来,档案解密后也证实,这是当时的苏哈托政府强硬派,特别是军队内部的派系,为了保住权力,采取了嫁祸于人的策略,转移矛盾。把因经济危机和学生运动而直指政府的民众怒火,转到华人身上。
所以是故意制造的社会失控假象,为军方武力镇压、延长紧急状态提供借口,从而维持他们的统治。
这一招,在1968年排华事件里,苏哈托也用过。98年,只是故技重施。
这种人为制造的暴乱,60年前在中国特殊时期发生过,没想到在印尼的华人世界也发生了。暴乱结束后,尽管专门进行调查,但至今没有任何高级别官员或组织者因此暴乱中的反人类罪,特别是大规模强奸,被成功起诉和定罪。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来说,公正依然缺失。
这起暴乱后,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国内汹涌的民意最终迫使苏哈托总统于1998年5月21日宣布辞职,结束了其32年的统治。印尼开始改革,目标:宪政。
改革成功了吗?
刚刚结束的印尼大骚乱做了很好的注脚。
起因是议员的高额津贴,近几年印尼经济不好,贫富差距太大,2.2%的账户掌握了全国80%多的存款。16岁到24岁青年失业率20%多,年轻人比我们这边还要躺平,看不到希望。这个时候爆出王公贵族们吃香喝辣的,平民和贫民自然憋了一肚子气。刚开始是大学生和失业者在游行,和维持秩序的警察有些摩擦,还算可控。
意外发生了,一位叫阿凡的外卖小哥送外卖时,被一辆警察碾死了。其实阿凡不是抗议者,警察也不是故意碾死他。并且被人拍下整个死亡过程,放到网上。引起了抗议人群的愤怒和共情。大学生里的诗人又多,各种文学段子出来了,什么“阿凡不是我们的一员,却因我们而死,我们每个人都是阿凡”“我们都会是阿凡的结局,没人关心蝼蚁”······怒火一旦共情,就像油库的连锁爆炸,暴乱走向失控。
最后,还好,政府的危机公关到位,总统宣布取消议员高额津贴,严查撞死阿凡事件。
局势慢慢走向缓和。
印尼近几年GDP增速不到5%,贫富差距却这么大。这说明权力和经济被几大家族把持。虽然没有98年那会儿的毒菜,却是寡头共同把持国家。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没有话语权,上下流动通道受阻。权力把持的后果就是一旦经济不理想,连创业和就业都变得很难。
宪政不是一套制度条例那么简单,是一套自下而上的自发秩序,是每个个体权利的有序表达和协商机制,是···敏感词。
立志宪政由得你,行的出来却由不得你。
我很想看看印尼长什么样,才能知道它的文明逻辑。
好几年前,我到巴厘岛时,看到的是原始的印尼。
印尼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爪洼岛,包括雅加达等首府大城市都在爪洼岛上,爪洼岛上已经没有多少爪哇文化,而是伊斯兰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混合。大都市,黑头巾,除了印尼人的身材和皮肤,你还以为来到了中东。
而巴厘岛能看到它最古老文明的所在地。
当时去看了一个爪洼人传统村落,印尼最早的原住民,虽然是旅游景区,但他们表演了原始的织布,捕鱼,能看到部落肌理,族长和村民的组织关系,其实,全世界的史前文明尽管风格迥异,但内核大同小异。活在万物有灵的世界,一切物体,风吹雨打都有神秘的气息。
![]()
晚上,岛上上演当地经典的皮影戏,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皮影,而是皮影加上真人表演,从音乐到人物表情都神叨叨的,虽听不懂台词,但一看就知道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部剧在泰国、老挝等地也是逢节必演的保留剧目。从中可以看到印度教对印尼和中南半岛的影响。
在15世纪以前,印度教几乎是印尼的国教,除了没有开化的爪洼部落,从王公贵族到平民都信印度教。这时的印尼看上去像印度教的王道乐土,种姓制,很稳定。你是什么地位什么命,天生就注定了。哪怕最低的贱民也不会反抗。
但总有人不任命。不认命的通常不是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而是王公贵族。当时在宫廷内斗中,一位贵族就叛逃出了爪洼岛,向西边走。在西边岛屿上看到那里的伊斯兰教信众较多,很有实力。印度教不认我,我就找其他神认我,这次他找到了安拉,皈依了伊斯兰教,这种现实的拿来主义在东方挺常见。比如武则天把佛祖修成女儿身,好像自己就是弥勒佛转世。朱棣造反后,在武当山修金殿,把道教的紫薇大帝修成自己的样子,因为他是第一个修紫薇大帝像的人,所以后世的紫薇大帝都依葫芦画瓢,修成了朱棣的样子。
不过,印尼还是不同,那位皈依伊斯兰教的贵族回来复仇,打败了原来的王,自己成了爪洼岛上的君主。后来,大部分印尼人,准确说是大部分爪哇岛上的人,真的信了伊斯兰教。
印尼有一千多个岛屿,在印尼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方式。
后来,我去了日惹,这是荷兰人来印尼后的执政中心。日惹有个被称为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婆罗浮屠,这是一个佛教中心。和吴哥窟一样,一层套一层,一圈套一圈。它是佛教徒心中世界的模型。日惹曾经是佛教徒聚集的地方。从此就可以看出印尼的结构,有。的岛屿信伊斯兰教,有的信印度教,有的信佛教。但很少发生宗教战争。就像那个逃难后皈依伊斯兰教,后杀回来的贵族。也许在他心里,权位才是第一位的,宗教为权力服务。如同朱元璋真的信明教吗?谁能帮他夺得皇位,他就信什么。好熟悉的味道。
日惹真正成为世界焦点并不是婆罗浮屠,而是因为荷兰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来了后,非常顺利,几乎没留什么血就实现了殖民。开始在日惹,荷兰人带来了贸易和财富,当地土著乐见其成。苏丹也不反抗。就这样,平平安安的做生意,有小的冲突,没有大的战争。比英国人统治印度的代价还小。荷兰人也不像英国人,必须让你认个女王什么的。他们只认钱,大家做生意,和气发财。
只要讲契约,讲规则,原来的宗教还是那个宗教,原来的苏丹还是那个苏丹,原来的大家族还是那个家族。
直到20世纪,民族主义兴起,这片土地上的人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是印尼人。连这个名字都是西方人给取的。
所以,在印尼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中央集权,都是各种大家族占据一方,也从来没有爆发过宗教战争,宗教为现实斗争服务。印尼的经济机会,政治机会,长期几乎总是被几大家族的寡头。这让宪政演变成了寡头制。中央政府权力不够,老百姓又没有上升通道,问题积累早晚会爆发。
这也解释了以前只有民族主义号召,把华人作为假想敌,才能点燃民众的激情。因为在宗教实用主义的国家里,民族主义才是现代的神。
那么,另一个问题,都是岛屿群,甚至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岛屿群。为何印尼没有成为希腊,没有成为英国,甚至没有成为日本?
近十多年的考古,几乎证明了,古希腊前期深受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那是当时最古老的文明,正因为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贸易,才建构了古希腊群岛的商贸格局,再加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天文学,几何学等渗入了地中海文化中。才有了古希腊文明最初的胚胎,城邦形态又助产了它的横空出世。
英国近一千年,也是和基督教欧洲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既吸收了欧陆精华,又没有被欧陆的腐朽感染,才有了近代英国文明。
日本是因为历史上有中国这个文化母体,后来汲取了西方文明的营养,二战后又通过美国宪政的格式化,才有了今天的日本。
因此,文明不是简单的地理决定,而是多样的文明因素组合,浑然天成的形成。
虽然我在巴厘岛上看到了和英格兰很像的壮丽海岸,看到了和冠绝世界的热带丛林,在日惹看到了跟日本火山接近的火山。然而印尼,周边没有强大的文明母体,没有基于商贸规则的个人主义,契约精神,也没有基督教文明的洗礼,注定它成不了希腊和英国。
但,印尼还有未来。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他/她
传递真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