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最近的人口数据,估计不少人都会跟我一样犯嘀咕:韩国2024年生育率0.75,全球倒数第一。
新加坡更让人费解,5年工资就能买套房,一胎二胎直接补3.8万,三胎四胎补贴还更多,可生育率照样跌到0.97,就比韩国强那么一点点。
再看咱们中国,2022年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85万),2023年负增长直接扩到-208万,2024年虽说收窄到-139万,但负增长的大趋势压根没转过来。
有人说“发钱就行”,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不够,那就多给点?可新加坡都把“钱+住房”的保障拉满了,年轻人还是不愿生。
东亚国家明明都在“降低生育成本”上使劲,为什么还是没人愿意生孩子?
![]()
一、工业化越往前,生育率越往下?
1975年日本生育率跌破2.1的世代更替线,1977年轮到新加坡,1981年是中国香港,1984年中国内地跟上,2001年越南也进了“低生育俱乐部”。
这几个时间点凑在一起,刚好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提速、城镇化率猛涨的阶段。
最早把这个规律走一遍的是英国。
1900年英国城镇化率都快80%了,工业化基本完成,可生育率却从3.6一路跌到20世纪30年代的2.0,成了全球第一个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国家。
![]()
而当时的美国,因为工业化起步晚,1930年城镇化率还不到60%,农村里“多子多福”的老观念没散,生育率就维持在2.7左右,比英国高出一大截。
放到现在的东亚,这个规律更明显,新加坡2017年人均工作时长2238小时。
咱们算笔账: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干5天,一年也就2080小时,新加坡人比这个标准还多干158小时,年轻人连约会、休息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哪有精力考虑生孩子?
![]()
韩国更夸张,年均工作2193小时,还要扛着占家庭收入30%的私立教育支出,孩子还没上学就先背上一笔债,2024年生育率全球垫底,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而中国2024年城镇化率已经到66.1%,工业化跑了几十年,可民众的年均工作时长从1992年的1978小时涨到2440小时,算下来每周要多干近9小时。
更让人无奈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从1987%跌到56.6%,简单说就是,干的活变多了,拿到手的钱占比反而少了。
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紧巴巴,谁还敢轻易生孩子?
![]()
二、“生不起”,差的不只是钱
搁在农业社会,谁家孩子多,谁家在村里腰杆就硬。
那时候养孩子哪有现在这么多讲究?给口饭吃就能活,不用花大价钱报课外班,也不用挤破头买学区房,成本低得很。
可收益却高得离谱:半大的孩子能下地插秧、喂猪放牛,年长的还能帮着带弟弟妹妹,相当于家里多了个“免费劳动力”,而且孩子劳动的所有产出都归父母,这才是“多子多福”的真相。
可工业化一到来,这套逻辑全被推翻了,现在的年轻人去公司上班,老板先把大部分利润拿走,剩下的工资刚够付房租、还房贷,有些刚毕业的年轻人甚至要靠父母补贴生活费。
![]()
而生孩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了,从婴儿时期的奶粉尿布,到长大以后的教育、医疗,再到为了多个人口换套大房子,一套下来得花几十年积蓄。
更关键的是,“剥削”子女价值的人变了,以前是父母,现在成了资本家。
子女的时间被996占满,工资只够自己生活,传统的“养儿防老”早就成了奢望。
这时候再看那些愿意多生孩子的,大多是不用被资本剥削的富豪:宗庆后70多岁还在为家族传承计划生儿子,马斯克、卡戴珊家族生一窝也不愁养,对他们来说,孩子是家族延续的象征,未来还能参与产业管理,生育收益远大于成本。
可对普通家庭来说,生孩子更像一笔“亏本买卖”,除非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否则谁也不愿冒这个险。
![]()
三、破局不靠“发钱”
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生育补贴、免学前教育费,这些政策确实能降一点成本,但治不了根,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钱和房子都给到位了,生育率该低还是低。
真正要解决问题,得让“生育收益”提上来,让父母觉得“养一个孩子值”。
现在咱们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共同富裕”,“十五”规划里明确要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让工资和企业效益挂钩,强制落实加班费,还试点遗产税、房产税来缩小贫富差距。
![]()
德国和日本的经验也值得学:德国推行“四天工作制”,年均工作时长只有1363小时,父母还能共享14个月带薪产假。
日本把年均工作时长降到1744小时,加班有法律保障的加班费,企业不敢随便让员工无偿加班。
这两年两国生育率都慢慢回升,就是最好的证明,说到底,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不是因为“缺钱”,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等到哪一天,大家不用再为996烦恼,付出能跟收入成正比,觉得“养孩子能有实实在在的回报”,不用再担心孩子的时间和金钱被资本压榨,生育率自然会慢慢涨回来。
这比单纯发3600元补贴管用得多,也才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