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西方七国集团加澳大利亚,总共八个国家,齐心协力想在稀土这块儿给中国来一记狠的。说白了,就是他们看不惯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老大地位,想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削弱这种影响力。稀土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高科技产品里头必不可少的原料,从手机到电动车,再到军工设备,都离不开它。中国现在控制着全球稀土生产的七成左右,加工能力更是占到九成以上,这让西方国家觉得心里不踏实,总担心哪天供应链出问题,自己就卡壳了。
![]()
事情得从2025年6月说起,那时候七国集团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卡纳纳斯基斯开了峰会,推出了一项关键矿产行动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多元化供应链,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澳大利亚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还和印度、韩国一块儿背书了这项计划。他们强调要建透明市场,推动可持续开采,鼓励投资非中国来源的稀土项目。七国集团里头,美国带头推动这个事儿,其他国家像德国、法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也都附和,但真正出钱出力的时候,各有各的算盘。毕竟全球经济现在不太景气,大家喊口号容易,真掏腰包就得掂量掂量。
![]()
澳大利亚在这事儿上表现得特别积极。它是除了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有不少矿场资源。澳洲政府表示,要在本土加工更多稀土,减少把原矿石直接出口到中国去。这样一来,就能削弱中国在产业链上的主导。8月5日,澳大利亚资源部长玛德琳·金公开说,他们在考虑设置关键矿产的价格下限政策,包括稀土项目,还拨了1.2亿澳元建战略储备,吸引投资开发新矿场。这政策要是落地,就能给本土矿企提供底价保障,避免市场价格太低导致项目黄摊子。
![]()
美国那边动作更快,7月底就引入了类似补贴机制。国防部和MP材料公司签协议,提供4亿美元股权投资,成为15%股东,还承诺每公斤稀土至少110美元的底价补偿,这几乎是中国市场价的两倍。目的是刺激本土生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其他七国集团成员也在跟进讨论,比如在芝加哥的技术会议上,他们辩论碳关税和储备机制。9月24日,路透社报道说,七国集团和欧盟正在考虑价格下限, 政府补贴,还可能对中国出口的稀土加税,理由是基于生产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这套组合拳,表面上看是环保和市场公平,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来的。
![]()
澳洲的立场让不少人觉得有点两面派。一方面,它在中澳关系上曾经摆出中立姿态,2025年上半年,中澳贸易解冻,澳洲农产品出口中国大增。就在9月19日,中国国有贸易公司中粮集团从澳洲买了约54万吨油菜籽,涉及9艘货船。这批货相当于中国去年油菜籽总进口的8%左右,本来是打算从加拿大买的,但因为中加贸易争端,北京对加拿大实施反倾销调查,导致加拿大出口受阻。中国转向澳洲,这对澳洲农民来说是笔大生意,帮他们消化了新作物库存。
![]()
但另一方面,澳洲又冲在西方阵营最前面,支持七国集团的反华举措。在芝加哥会议上,澳洲代表积极发言,推动价格地板讨论,旨在影响全球供应链。澳洲政府还单独考虑国内价格下限政策,鼓励本土加工,减少对中国的原矿出口。这么一搞,中澳经贸刚有点起色,又添了新变数。澳洲一边赚中国农产品的钱,一边在稀土上捅刀子,这算盘打得精,但风险也不小。中国随时可以反制,比如调整稀土出口,或者在其他贸易领域重新审视订单。
中国稀土牌这么强,是因为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产能优势。西方想打破垄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稀土产业链得花好几年,补贴政策也可能随着中美关系变化而变卦。短期看,这些措施效果有限,因为全球九成稀土加工还在中国手里。澳洲矿企就算扩产,也得找买家,而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如果中国突然增加稀土供应,冲击西方新项目,那些投资就可能打水漂。
![]()
油菜籽这事儿更添讽刺。中国转向澳洲采购,是因为加拿大被卡住。加拿大是中国油菜籽最大来源,但2025年8月,北京启动反倾销调查,加拿大出口量锐减。中国买澳洲货,帮澳洲农民渡过难关。但如果澳洲在稀土上继续跟西方站队,中国可能重新考虑农产品订单。毕竟,中澳贸易额巨大,澳洲铁矿石、煤炭、农产品都靠中国市场。54万吨油菜籽白买?不至于,但这提醒澳洲,玩火容易自焚。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