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战非被封
哲学怎么解读
作者丨书杰
文化工业的规训与权力的隐形绞杀
![]()
如果全身心投入商业化,年收入可达九位数,九位数都小看我。
这是拥有近2500万粉丝的网红蓝战非在直播中的直言不讳。从电竞选手转型旅行博主,蓝战非带着粉丝云游南极、北极展现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他本人账号却在近期被各大平台“禁止关注” 。
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看似无害的旅游博主会遭到封禁?
从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理论视角看,这一事件恰恰揭示了文化工业生产与管控的深层逻辑。
01
文化工业与虚假需求
![]()
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是指文化产品像工业品一样被标准化、批量生产和分配的系统。在此过程中,文化不再具有真正的艺术性与批判性,转而成为维护既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文化工业的本质在于其标准化和伪个性化。文化产品看似多样,实则遵循着固定的模式。蓝战非的内容正是文化工业的典型体现。他的旅行视频看似随性自由,实则遵循成熟的流水线模式。
他“带着普通人看世界”的内容定位,精准迎合了大众的“虚假需求”。正如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的产物通过满足虚假需求来使人们安于现实——蓝战非的旅行视频让观众在观看中获得了替代性满足,从而缓解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不满,减弱了对真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到这里,似乎一切没什么问题。
02
为什么封禁
标准化脚本的偏离
![]()
真正引爆危机的是蓝战非对“标准化脚本”的偏离。
文化工业允许的“个性”是精心设计的伪个性,正如阿多诺所批判的,“个性化不过是垄断商品的伪装”,而蓝战非却暴露了真实的阶层差异。
他在直播中轻描淡写地展示巨额收入,公开表示“不婚不育”,这些言论都严重偏离了主流价值的期待。在经济下行期,“寻求公平与稳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文化工业必须同步调整生产导向。一旦文化产品不再提供“无矛盾的娱乐”,反而激化阶层焦虑、引发对立,其存在便与文化工业的根本职能相悖,必然被视作必须清除的异质。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文化工业的风格“在一片和谐中消除了对立和紧张状态”,但蓝战非的言论恰恰重构了这种紧张,。
03
文化工业的管控逻辑
![]()
文化工业的管控从来不是孤立的商业行为,蓝战非的封禁轨迹,清晰呈现了“社会治理需求-平台权力执行-个体命运变迁”的逻辑链条,每一级都遵循着文化工业的运作法则。
在权力链条的顶端,是社会治理层面对稳定叙事的刚性需求。任何可能激化阶层矛盾或偏离主流期待的内容,都被归入风险范畴。蓝战非的“炫富”言论与“反传统”生活选择,恰好触碰了这一红线。“年入过亿”与普通劳动者之间的巨大落差、“不婚主义”作为一种流行态度在网络空间的大规模传播,均已超出了“安全流量”的边界。
平台则在这一链条中扮演着权力代理人的角色。对拥有数亿用户的平台而言,其核心诉求并非内容多元,而是风险可控—— 正如阿多诺所描述的“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他们称自己为工业”,平台也将内容简化为“安全流量”与“风险流量” 的二元对立。
在权力压力与商业利益的双重考量下,平台必然选择牺牲“高风险流量”:比起“看世界”的不确定收益,“看跳舞”这类标准化娱乐内容更符合同一性要求。这种选择背后,是平台作为文化工业一环的必然逻辑 ——“用户能看到什么,本质是平台在推什么;平台推什么,取决于现在需要它推什么”。而需要的定义权,始终掌握在更高层级的权力手中。
04
启蒙的自我毁灭
自由幻象与权力的真实面容
![]()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蓝战非被封引发的“无法理解”,恰恰暴露了文化工业的欺骗性——大众以为自己在享受“内容自由”,却不知早已深陷无形的牢笼之中。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将这种现象称为“启蒙的自我毁灭”:本应带来解放的文化传播,最终沦为规训大众的工具。
大众对蓝战非“替我们自由”的认同,本质上是对文化工业制造的自由幻象的误认。这种自由始终被限定在预设框架内:可以展示“看世界”的浪漫,却不能揭示 “何以能看世界” 的阶层鸿沟;可以扮演“洒脱人生 的符号,却不能质疑“结婚生子”的主流叙事。
文化工业通过这种有界自由,让大众误以为自己拥有选择权,实则是在权力划定的牢笼中自嗨。而权力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隐形的特质。它从不直接宣称“禁止表达”,而是通过调整规则的边界实现规训。这种边界调整的依据,正是阿多诺所言的“社会权力的支配需求”:
当经济环境变化要求强调公平叙事时,“年入过亿”的表述就从成功符号变为炫富证据;当社会需要强化家庭价值时,“不婚不育”就从个人选择变为价值偏差。权力通过文化工业的规则重塑,将统治意志转化为行业共识与平台风控,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意识形态的再生产。
05
文化工业中的生存困境
![]()
蓝战非的封禁事件,印证了向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核心判断:在文化工业主导的社会中,任何反抗性的文化表达都将被系统同化或清除。蓝战非从流量宠儿到封禁对象的转变,不过是文化工业“生产-淘汰”机制的常规运作——系统需要时,他是承载大众幻想的云替身;系统警惕时,他是必须清除的异质因子。
大众期待蓝战非“在夹缝中回归”,这种期待本身也陷入了文化工业的陷阱 —— 即便他得以低调复出,也必然成为被彻底驯化的标准化商品,其内容将被剥离所有真实棱角,沦为另一种安全的娱乐符号。这恰恰是文化工业的终极胜利:它不仅清除了异见者,更让大众在期待“被规训的回归”中,主动认同了权力的规训逻辑。
自由的边界与责任的重量
![]()
从《启蒙辩证法》的理论来看,蓝战非的遭遇不是个例,而是所有文化工业从业者的潜在命运。
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言论可以自由,但不可以无边界的自由。当一个人的影响力足够大时,他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了,他的言辞更可能成为影响社会认知的关键变量。
蓝战非被封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文化工业时代权力与自由、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当代文化现象提供了深刻的哲学视角。
其实从哲学角度看
一切社会现象都有理论源头
人也唯有通过哲学思考
才能真正看清世界的真相
关于文化工业的理论,在《哲学100问·第三季》课程中已经做了通俗而详细的阐述,关于启蒙与神话、工具理性的霸权、文化工业大骗局、娱乐至死等。详细内容可以订购课程系统学习。
《哲学100问·第三季》
↓听课入口↓
![]()
↑上图扫码·国庆福利↑
收听方式
①扫码在线收听
② 下载小鹅通 APP后台播放
↓完整课程↓
![]()
国庆福利
哲学启蒙 + 艺术启蒙
哲学100问
古典音乐100问
西方哲学史+西方音乐史
0基础畅听丨赠送PDF资料
哲学家思想精髓 + 聆听世界古典名曲
主讲人: 书杰 (哲学硕士,听哲学创始人)
5 折 券
限时优惠:即日-10月7日
附讲解文稿
![]()
哲学启蒙(理性思辨)
音乐启蒙(感性审美)
上图扫码 -领5折券- 订购收听(附文稿)
一次订购 - 永久收听
收听方式
①扫码在线收听
② 下载小鹅通 APP后台播放
哲学 · 试听课↓
古典音乐 · 试听课↓
5折券·年度福利
一 键 订 购
(福利:即日-10月7日)
提升思维丨提升审美
赠送资料·独家 PDF
哲学课:赠送250张哲学史逻辑图
古典音乐课:赠送古典音乐知识手册
均为PDF高清电子版
![]()
(精致制作 · 值得收藏 · 全网独家)
资料领取
已购课程学员,扫码领取
售后服务
订购课程 · 5折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