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把菜叫做“下饭”,直接明了:菜,就是为了下饭的。炒饭,就是亦饭亦菜,不用下饭菜也可以香喷喷吃的饭。而那一碗《繁花》里的船王炒饭,不止是传说,但要去宁波吃才正宗。
宁波有个 紫荆汇综合体,说它是商场,大厅里摆着现代雕塑和画作;说它是艺术馆,3楼 香港阁·粤甬珍味餐厅飘出的是东海海鲜的鲜香。紫荆汇的创立者,正是以船王包玉刚先生的女儿包陪庆为代表的28位宁波籍香港企业家。
香港阁的菜单,乍看是粤菜,细看是宁波风味地方志:望潮、芋艿、黄鱼、咸齑,无一不是宁波人舌尖上的乡愁。这就是香港阁的特色:用粤菜技法烹饪宁波风味,让乡土食材进行世界表达。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其他人和我一样,最期待的就是压轴的“船王炒饭”。
所谓船王炒饭,是按包玉刚先生当年喜爱的配方现场炒制:除去其它炒饭也会放的鸡蛋瑶柱火腿之类,重点是极具宁波特色的马鲛鱼粒和邱隘咸菜。邱隘是宁波一个镇名,你让宁波人教你这个“隘”字怎么读,以及他们更爱说咸齑而不是咸菜。这些用料并不名贵,显现宁波人的务实精神。
这份多方查找资料后由香港阁的大厨还原、包家认可的船王炒饭,镬气十足,充满家的温暖,用料讲究但不奢华。包玉刚先生的外孙包文骏曾在正式场合讲起船王炒饭,他说,这碗炒饭就是要用家乡的食材才更有味道,真正的传承不只在宏大的商业成就中,也在家庭餐桌上的言传身教里。
从宁波镇海的包家老宅到紫荆汇,车程不过二十多分钟,包家却已走了百年。老宅保留着包玉刚儿时的布局,也算是船王船队最初的出发地吧。航线再长再远,船王和后人都不忘来路,紫荆汇就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三日勿喫咸齑汤,脚骨有眼酸汪汪。吃饱了,才有力气行路,才有力气扬帆。就算后来条件好了,船王也还是热爱家乡美食,热爱简单但美味的船王炒饭。
暮色里的紫荆汇亮起灯,整座楼像艘泊岸的巨轮。香港阁的灯光透出来,温暖如航海时代的灯塔。船王炒饭,炒的不是饭,是三代人横跨四海的乡愁,更是宁波精神的继往开来。
结尾小彩蛋:紫荆汇1楼有一家 狮子山咖啡厅(紫荆汇店),看名字就晓得是港式的,狮子奶茶和乌龟菠萝包你们可以去试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