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蓝字 ,关注慧跑

国庆长假有了完整训练时间,是马拉松备赛的“黄金窗口期”,但核心原则绝非“突击加量”——而是承接第17周恢复成果,用科学课表稳扎专项能力。2025慧跑夏训第18周课表,恰好贴合长假节奏:既利用充足时间落实关键训练,又通过“强度梯度设计”避免过度疲劳,帮跑者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丢训练节奏。
一、夏训第18周(国庆周)课表:每堂训练都有“长假适配逻辑”
这一周的课表围绕“轻度强化+状态检验+耐力储备”展开,每个训练日都能适配长假的时间灵活性,同时严格控制负荷,避免跑者因“有时间就多跑”陷入盲目:
1.周一(9.29):跑休+力量训练(2组:半蹲起60次+全蹲起30次+箭步蹲左右15次+立卧撑20次)
第17周周日长距离后,先给身体“缓冲过渡”;力量训练聚焦下肢核心(大腿、臀部),像给跑步“打地基”。2组训练量适中,组间2分钟休息能避免肌肉过度酸胀,为后续一周的跑量和强度做准备,不用占用整块白天时间,早晚碎片化完成即可。
2.周二(9.30):热身3公里(70%MP)+6组(600米112%MP+400米50%MP)+4公里80%MP+冷身2公里(65%MP)
这堂“间歇跑”是本周的“轻度强度刺激”:112%MP比目标马拉松配速稍快,能轻微激活乳酸代谢系统(但不堆乳酸);后面的4公里有氧跑则帮身体“平复状态”。
3.周三(10.1):105分钟有氧跑(80%MP)
有氧跑是马拉松的“耐力根基”,105分钟80%MP的强度“稳而不冲”——既能提升脂肪供能效率(帮长跑“省糖原”),又不会让身体累到透支。国庆当天有充足时间,不用像工作日那样“掐表跑”,可以选一条舒服的路线,按自己的节奏完成时长,跑起来更轻松,也能兼顾假期的放松感。
4.周四(10.2):跑休+力量训练(2组:仰卧举腿20次+车轮蹬15次+上下摆腿15次+左右摆腿15次+臀桥15次+臀桥单边摆腿15次)
间隔周一的下肢力量,这堂力量聚焦“核心+臀部”:仰卧举腿强腰腹(避免跑步“塌腰”),臀桥激活臀部(减少膝盖压力),摆腿则提升髋关节灵活性。跑休让身体从周三的长时有氧中恢复,避免疲劳累积;训练量不大,哪怕上午陪家人出门,下午抽半小时也能完成,不耽误假期安排。
5.周五(10.3):50分钟恢复跑(60%MP)
恢复跑慢到能轻松完整说话,核心作用是“给身体减压”。经过周二间歇、周三有氧,周五的慢跑能促进血液循环,帮肌肉排出“疲劳废物”,为周末的高强度训练(模拟赛+长距离)蓄力。国庆中期,刚好借这堂跑调整状态,不用追求配速,跑够时间就行,甚至能和家人一起“陪跑”(比如让家人骑车跟着),兼顾训练与陪伴。
6.周六(10.4):20分钟热身(70%MP)+6次ST(加速跑)+休息1分钟+10公里模拟赛(108%MP±6秒)+15分钟冷身(65%MP)
这堂“10公里模拟赛”是本周的“状态检验”,但绝非“突击拼成绩”:108%MP接近比赛强度,目的是让身体“找找比赛的感觉”(比如节奏、呼吸),而非刷PB;赛前的6次ST(短距离加速)能激活肌肉,避免突然高强度受伤;长假有时间做足20分钟热身、15分钟冷身,比平时“赶时间省略热身”安全得多。重点是“感受强度”,跑完不疲劳,才是合格的模拟。
7.周日(10.5):135分钟或27公里长距离跑(80%MP,取先到)
周末的长距离是“耐力收尾”,80%MP的低强度设计很关键——哪怕前一天跑了模拟赛,这个强度也不会让身体过度负担;135分钟/27公里的距离,既能巩固长距离适应度,又不像30公里以上那样容易伤腿。国庆最后几天有完整时间,能从容安排补给(比如带瓶运动饮料)、选安全路线,跑够时长或距离即可,不用勉强,为长假训练画个“稳当的句号”。
二、国庆长假训练3个关键提醒:别让“时间多”变成“受伤诱因”
1.别打乱作息:熬夜比少跑1公里更伤状态
国庆难免有聚餐、出游,但尽量别凌晨睡、中午起——睡眠不足会让肌肉恢复变慢,还可能导致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比如跑间歇时漏圈、看路不专心)。哪怕前一晚聚会,第二天训练也尽量按平时的时间起床,跑后补个短觉,比“熬夜后猛跑”更有效。
2.拒绝“额外加量”:课表已够,多跑10公里可能白练
看到别人长假“刷35公里”,别跟风加量——第18周课表的跑量和强度是“衔接恢复周、铺垫后续专项”的科学设计,额外加跑会让肌肉超负载(比如周日长距离后再补5公里,可能导致小腿酸痛),反而影响下周训练,甚至引发应力性损伤。
3.模拟赛别“较真”:重点是“找感觉”,不是“比快慢”
周六的10公里模拟赛,别盯着“能不能进38分钟”——国庆期间气温、路况可能和平时不同,强行拼速度容易导致呼吸乱、节奏崩,反而失去“模拟”的意义。跑的时候关注“心率稳不稳”“能不能保持配速”,跑完不觉得累,就是最好的状态。
三、国庆长假训练,“稳”比“多”更重要
夏训第18周遇上国庆,核心不是“利用时间突击提升”,而是“用完整时间把科学课表落实好”——通过跑休+力量打基础、间歇+有氧练能力、模拟赛+长距离验状态,既不浪费长假的时间优势,又不打破训练节奏。毕竟,马拉松备赛是“慢功夫”,国庆好好练、好好玩,不盲目加量,才能为后续的夏训收尾和最终备赛,攒足底气。
四、适用人群与价值
此课表适用于全马目标230~500的跑者,目标是11月2日以后参赛的选手,在此之前参赛的选手,请提前两周进入减量训练周。可参考慧跑
无论你是追求突破PB的精英跑者,还是渴望顺利完赛的大众跑者,都能通过这套课表,在最大摄氧量和比赛配速上得到针对性提升,为全马之战做好充分准备。跟着课表科学训练,全马赛道上的精彩表现将水到渠成。
五、第十八周课表
![]()
全马5小时~2小时半主要完赛时间段对应的训练配速表
![]()
六、马拉松训练配速的精准把控
如何个性化确定马拉松配速(MP)通常几个途径:
第一,训练有素的跑者采用上半年最快马拉松比赛配速;
第二,对于在马拉松比赛中后半程跑崩的选手,建议采用最近几周的5公里跑测试成绩来换算。关注慧跑公众号,发消息“5公里成绩换算马拉松训练配速”,可获赠“个性化%MP训练计算器”。
持续关注慧跑,有机会获得与之合作的热门马拉松直通媒体名额!
-全文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