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罗永浩炮轰西贝的背后,有怎样的深层原因?

0
分享至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上直言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表示“一定会起诉”,并连用三个“一定”强调决心。

表面看,这是一场关于食品安全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公共讨论。但若将目光穿透舆论的喧嚣,深入中国商业生态的底层逻辑,便会发现:这场风暴的降临,不是偶然,而是结构性力量推动下的必然。对罗永浩而言,每次挑起争议都有巨大收益,甚至已经成为其商业模式的内核。无论是十年前“砸西门子冰箱”的怒吼,还是近年来直播带货中的激烈发言,他一再证明自己擅长将个人情绪转化为公共话题,再将公共话题转化为流量与商业价值。



“维权斗士”,还是精明的“情绪套利者”?

罗永浩的公众形象,始终笼罩在“真性情”的光环之下。

从2011年“砸西门子冰箱”开始,他便以“愤怒青年”的姿态闯入公众视野。那场行为艺术式的维权,让他一夜成名,也奠定了他“敢说真话”“为民请命”的人设基础。随后的锤子科技时代,他以“理想主义者”自居,用充满激情的演讲打动无数科技爱好者。即便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他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以“真还传”的姿态进入直播带货领域,完成了一次近乎神话的舆论救赎。

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格叙事”:罗永浩,一个不屈的斗士,一个有瑕疵但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在现实面前低头却从未放弃的普通人。

如果我们把这些事件拉直,剥离其情感外衣,便会发现一条清晰的商业轨迹:

  • 砸西门子冰箱,不仅是一次维权,更是一次成功的“个人品牌启动”。它让罗永浩从一名英语老师跃升为全国知名的“维权代言人”,为后来的锤子科技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粉丝;
  • 与方舟子的论战,虽然充满争议,甚至被批“情绪化”“不讲理”,但这场持续数年的口水战,极大地放大了他的公众曝光度,进一步强化了他“不畏权威”“敢言敢战”的标签;
  • 锤子科技失败后的还债直播,本是一场企业经营失败的悲剧,却被他包装成“真还传”的励志故事。他不是在卖货,而是在“还债”,在“兑现承诺”。这种叙事,将一场商业失败转化为一场道德胜利,成功将负面事件转化为正面流量。

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以情绪为引信,以争议为燃料,以公共话题为传播载体,最终实现个人IP的增值与变现。“维权”只是外壳,“流量”才是内核。在西贝事件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这一模式的精准复刻。

在传播学中,情绪性语言的传播效率远高于事实性陈述。一个“恶心”,瞬间将讨论从“技术流程”拉入“道德审判”,它不是客观描述,而是主观定性,它不诉诸理性,而直击本能,让西贝陷入“你敢说自己不恶心?”的被动境地。这已不是简单的消费者批评,而借助自身的IP属性,把个人情绪转化为公共议题,将公共议题转化为流量资产。



争议即商业:个人IP生存的“铁三角”

罗永浩的操作,看似独特,实则遵循了全球范围内个人IP商业化的通用公式:制造话题→聚合流量→完成转化。

个人IP商业模式


©氪睿研究院

从坎耶到马斯克,话题即货币

在美国,说唱歌手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的商业帝国,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争议”之上。他在格莱美颁奖礼上抢走泰勒·斯威夫特的话筒,公开宣布竞选总统,发布极端言论……每一次舆论风暴,都让他的Yeezy品牌获得新一轮曝光。尽管这些行为最终导致他与阿迪达斯决裂,Yeezy系列损失超10亿美元,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争议即流量”的逻辑下,他的个人品牌在短期内获得了爆炸式增长。

埃隆·马斯克更是将这一模式发挥到极致。他的推特(现X平台)几乎每天都在制造话题:从“狗狗币”到“火星殖民”,从“收购推特”到“AI威胁论”。每一次发言,都能引发全球媒体跟进,带动特斯拉股价波动,为SpaceX、Neuralink等项目注入叙事动能。他的商业版图,与其说是靠产品驱动,不如说是靠“话题驱动”。

从李佳琦到董宇辉,流量即护城河

在中国,这一逻辑同样有效。李佳琦的崛起,不只是因为“OMG”和“买它”,而是因为他成功构建了一个以“情绪调动”为核心的流量护城河。他不是在卖口红,而是在卖“变美”的期待、卖“抢到就是赚到”的刺激感。他的直播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情绪剧场。

董宇辉则用“知识+情怀”重构了直播带货的叙事。他不卖“便宜”,而卖“诗与远方”;他不强调“折扣”,而强调“人生意义”。这种差异化叙事,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东方转型”的象征。

罗永浩的路径,与他们并无本质不同。他卖的也不是货,而是“信任”“正义”“理想主义”。他的直播间,是一场关于“正确”的表演。

罗永浩的必然性:不发声,就会失去存在感

罗永浩除了用流量赚快钱外的每一次创业,几乎都以失败告终:锤子手机全力投入也难挽败局,小野电子烟因政策叫停,细红线科技至今未见爆款产品。然而,这些“失败”并未真正击垮他,反而一次次将他推向更高的流量巅峰。为什么?因为罗永浩把握了一个当代商业的核心法则: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就是货币,IP就是资产,争议就是流量的催化剂。

他不需要成功做出一个产品,他只需要成功制造一场讨论。他的“失败”本身,就成了他IP叙事的一部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壮征程”、“一个不服输的连续创业者”、“一个被现实反复打脸却始终不低头的斗士”。这种人设,在社交媒体上极具传播力。

而流量的变现路径,早已被他打通:直播带货、访谈节目、品牌代言、甚至未来的AI应用。他的“交个朋友”直播间,早已成为头部带货平台之一。他担当主要角色的《长谈》《脱口秀大会》乃至新近推出的《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等节目,都巩固了其“思想者”与“表达者”的双重身份。

所以,罗永浩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不生产产品,只生产话题;不提供服务,只提供情绪;不创造实体价值,只创造传播势能。这样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持续的公众关注度。如果长时间没有话题,他的IP价值就会被稀释,粉丝会流失,商业合作会减少。因此,他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引爆点”。



为何是西贝?头部品牌的“靶心命运”

在众多使用中央厨房预处理食材的餐饮品牌中,为何罗永浩偏偏选择了西贝?几乎行业头部品牌都高度依赖标准化供应链,为何它们安然无恙,而西贝被拖入了论战的中心?

答案在于,西贝是一个“理想靶心”,其符合了一场“必然”舆论风暴的三个关键:

首先,“碰瓷”对象必须是行业头部,具备足够的知名度与公众影响力,才能引发足够大的回响。西贝作为中高端连锁餐饮的标杆,年营收数十亿,门店遍布全国,是理想的“靶心”。

其次,其品牌形象与公众认知之间必须存在“信息差”,才能制造“被欺骗”的叙事。西贝所展现的民间传统、质朴亲和的形象,与其依赖中央厨房预处理之间形成的反差,在舆情危机中就成了“原罪”,进而被放大为诚信问题。

第三,掌门人易“应战”,才能够持续发酵形成更大影响力。贾国龙被誉为餐饮行业的“真性情老板”,爱惜羽毛,内心骄傲,遇事容易上头。这种性格特点在平时可能是优点,但在舆论战中却容易成为弱点。当罗永浩发起攻击后,贾国龙的激烈回应——声称这是“西贝遇到的最大一次外部危机”,甚至表示“哪怕生意不做,西贝跟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恰恰使争议升级,让事件获得更多关注。

足够大、足够有名、老板足够“真性情”的西贝,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顶级流量玩家镰刀下的“牺牲品”。



预加工≠预制菜:情绪处刑才是最大风险

在罗永浩的叙事中,“预制菜”是一个负面标签,等同于“料理包”“冷冻菜”“科技与狠活”,而西贝就被他指认为了这个标签的“载体”。但事实是:预加工≠预制菜。

从行业定义看:

  • 预制菜,通常指在中央厨房完成全部或大部分烹饪流程,消费者只需加热即可食用的成品菜肴,如便利店的盒饭、速食佛跳墙等;
  • 预加工,则是指对食材进行清洗、切配、腌制、预煮等初步处理,运送到门店后,由厨师进行最后的烹调、调味、摆盘。这在餐饮业被称为“央厨半成品”,是连锁餐饮规模化、标准化、品质稳定的必要手段。

西贝的做法属于后者。它的中央厨房负责统一切配、部分腌制、半熟处理,但最终的烹饪仍在门店完成。这与麦当劳的薯条、星巴克的浓缩咖啡、海底捞的底料包,本质上并无不同。

但问题在于:大众不区分“预加工”与“预制菜”。在公众的认知中,“预制”就是“不新鲜”“没营养”“工业化流水线”。任何与“预制”相关的词汇,都会触发本能的排斥。而罗永浩的“恶心”一词,正是利用了这种认知偏差,将“预加工”直接等同于“预制菜”,进而等同于“欺骗”。

西贝试图解释,但解释本身就是一种“认错信号”。在社交媒体时代,解释的成本远高于沉默的代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事例是“三株口服液”:湖南一农民去世,家属称其生前饮用了三株口服液,三株公司坚决否认产品有问题,并在法庭上通过专业检测证明产品安全。然而,在漫长的舆论战中,公众早已形成“三株害人”的认知。尽管法律上胜诉,三株品牌却在舆论的误解中彻底崩塌,从此一蹶不振。

西贝今天面临的正是类似的困境:它可能在技术上是清白的,但在认知上却是“有罪”的。而碰瓷者正是精准地利用了这一认知鸿沟。他不需要深入解释“预加工”与“预制菜”的区别,他只需要抛出“西贝用预制菜”这一简单、有力、情绪化的标签,就能瞬间点燃公众的愤怒与质疑。因为传播的本质,从来不是“准确”,而是“共鸣”。

餐饮工业化的演进路径


©氪睿研究院

从宏观的角度看,预加工是餐饮工业化的必然路径。它能保障食品安全(减少门店交叉污染)、降低损耗(集中采购)、提升效率(缩短出餐时间)、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产品深加工)。如果公众因“预制菜”的污名化而全面抵制,最终受损的,可能是整个餐饮生态的升级进程。所以,真正危险的,不是“预制菜”,而是当流量逻辑主导公共讨论时,事实被边缘化,企业和行业成为情绪发泄的出口,对企业、行业乃至经济的良性发展造成的无妄之灾。而这,正是注意力经济的最大隐患:它奖励制造恐慌的人,惩罚解释真相的人。



个体时代的企业困境:当IP流量大于品牌声量

在个人IP商业模式中,制造话题几乎是维持关注度的必然动作。但当话题以情绪化方式输出时,品牌往往被裹挟进来,成为“流量制造”的代价承担者。

坎耶·韦斯特的极端言论,让阿迪达斯损失超10亿美元;特朗普的推特风暴,让多家企业股价剧烈波动;李佳琦的“79元眉笔”争议,让花西子陷入舆论危机。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个人IP的“强话题”与“强冲突”,在创造商业高峰的同时,也容易把合作方拖入风险深渊。

流量可转化为资产,但也可能瞬间转化为负债。西贝的遭遇,正是这一逻辑的延续。当个人IP需要通过争议来维持存在感时,最容易选中的目标,就是知名度高、触点广的行业头部。它们“够大”,能引发足够回响;它们“够近”,与公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们也“够脆弱”,在大众情绪面前不堪一击。

“预加工”与“预制菜”的混淆,成为点燃情绪的工具;“恶心”这样的定性,成为放大的触发点。企业为此付出的是真金白银的信任成本,而IP个人收获的却是免费的流量红利。从宏观角度看,这种失衡对行业生态是致命风险。从发达国家到中国,预加工都是餐饮工业化的必然路径,却在舆论裹挟下被污名化,导致很多企业都是“敢做不敢说”。

结尾

这场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个体崛起时代”的一个深刻现实:在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下,个人影响力正在对传统的组织传播体系形成压制。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KOL,仅凭一条短视频或一篇博文,就能实现全网刷屏。这种瞬间的传播效力,往往足以超越一家中型企业全年广告投放的所有努力。

流量的逻辑正在重构话语权。个体不再依赖机构发声,而是自身就成为媒体本身。相比之下,企业传播仍受制于“组织理性”的桎梏:发言需要层层审批,回应必须评估风险,反击还要担心二次伤害。这种传播节奏与舆论场的快速节奏之间的错位,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博弈格局。于是,个人舆论主体往往具备“降维打击”的优势。

西贝事件发酵至第三天,流量红利已然兑现,罗永浩即在微博宣布“暂告一段落”,留下西贝独自面对品牌声誉的余震。无论这场风波是否真正画上句号,可以确定的是,话题制造不会就此停止,其商业模式早已注定,为了持续维系个人IP的热度与流量价值,他仍需不断寻找新的话题标的,下一个“西贝”的出现,也只是时间问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绝对胸猛!这不是她的膝盖!

绝对胸猛!这不是她的膝盖!

贵圈真乱
2025-11-02 12:14:19
17.64亿!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创纪录,主动担责撬动行业规范变革|封面独家

17.64亿!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创纪录,主动担责撬动行业规范变革|封面独家

封面新闻
2025-11-01 10:21:03
周末,利好来了!重大突破!

周末,利好来了!重大突破!

数据宝
2025-11-02 15:19:20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2 07:55:28
万万没想到,反噬来的这么快,鸡排哥是塌房最快的一个网红了吧!

万万没想到,反噬来的这么快,鸡排哥是塌房最快的一个网红了吧!

乡野小珥
2025-11-02 14:19:43
38岁上海男子备孕5年,吃药、试管都不行,去了趟沈阳终于生子

38岁上海男子备孕5年,吃药、试管都不行,去了趟沈阳终于生子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23 22:42:11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加纳乔被换下后显不满,球迷批:别以为踢90分钟是理所当然

加纳乔被换下后显不满,球迷批:别以为踢90分钟是理所当然

雷速体育
2025-11-02 12:47:25
向现实低头!利物浦回到以前的利物浦,曼联告别以前的曼联

向现实低头!利物浦回到以前的利物浦,曼联告别以前的曼联

嗨皮看球
2025-11-02 15:44:07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风过乡
2025-11-02 07:37:18
国防部下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

国防部下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

Ck的蜜糖
2025-11-02 10:02:38
如果今晚出场,福登将成为曼城队史英超200场最年轻球员

如果今晚出场,福登将成为曼城队史英超200场最年轻球员

懂球帝
2025-11-02 16:19:11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14:30:57
2026年起,家里存款超100万的家庭,这5个“麻烦”可能找上门

2026年起,家里存款超100万的家庭,这5个“麻烦”可能找上门

小蜜情感说
2025-10-27 09:39:20
62329人挤爆决赛,“苏超”大结局,多少人意难平?

62329人挤爆决赛,“苏超”大结局,多少人意难平?

每日人物
2025-11-02 12:10:09
玉石“骗局”: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它当宝贝?

玉石“骗局”: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它当宝贝?

白夜若梦
2025-10-29 16:59:27
3-0!62岁穆帅激活本菲卡,3连胜狂轰11球,10轮不败+距榜首仅1分

3-0!62岁穆帅激活本菲卡,3连胜狂轰11球,10轮不败+距榜首仅1分

我爱英超
2025-11-02 07:00:44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律便利
2025-07-03 15:20:03
刺激:穆帅率队3-0逼近榜首,姆巴佩双响炮,利物浦2-0,尤文2-1

刺激:穆帅率队3-0逼近榜首,姆巴佩双响炮,利物浦2-0,尤文2-1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6:29:33
正式退出,肖战发声,做出决定,去向曝光,国乒批准

正式退出,肖战发声,做出决定,去向曝光,国乒批准

乐聊球
2025-11-02 13:29:06
2025-11-02 17:04:49
氪睿研究院
氪睿研究院
氪睿研究院由36氪与RET睿意德共同创立,提供穿透微观决策与宏观趋势之间的深度洞察。
10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教育
亲子
游戏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数码要闻

从单塔单扇 4 热管到双塔双扇 6 热管,乔思伯推出 5 款塔式风冷

教育要闻

初中竞赛题:同学们以为简单,答对的寥寥无几

亲子要闻

好奇少年儿童百科,有意思的百科全书

超冷射击爽游IGN只给5分:毫无内涵且无人问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