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企以中国产品冒充“印度新一代机器人”被揭穿!
9月24日,印度本土首个手术机器人制造商SS Innovations(SSI)向监管机构CDSCO举报:同行Merai Newage(MN)号称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Mizzo Endo 4000”,压根是全套进口中国KANGDUO 2000系统,换个包装贴个标就成了“印度自研”。
![]()
这场“贴牌翻车”的来龙去脉堪称荒诞。MN刚推出产品时,高调宣称其能做心脏手术、支持远程操作,甚至放话“这标志着印度迈入全球手术机器人中心行列”。
结果没过几天就被SSI的举报实锤:MN在印度连生产设施都没有,所谓“新一代产品”就是把中国系统拆箱重贴标签,连最基本的本土增值加工都没有,完全是“零研发、零制造”的纯贴牌。
有意思的是,举报方SSI号称印度“本土研发”的代表。这家总部在印度古尔冈的企业,早前推出了印度首款手术机器人SSi Mantra,还靠这套系统完成过全球首例跨洲机器人心脏远程手术,2025年4月更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
![]()
截至目前,SSi Mantra已在75家医院完成超5000例手术,连心脏这类高难度手术都能精准操作,还拿到了危地马拉等国的海外认证。“我们花10年啃下核心技术,他们倒好,换个包装就想摘果子。”SSI创始人、有印度“手术机器人之父”之称的Sudhir Srivastava博士直言不满。
面对指控,MN称:“我们的组件属于全球采购,但安全架构、软件集成全在印度本土完成。”
SSI直接拿出海关报关单和厂房照片反击——MN所谓的“本土基地”只是个仓库,连最基础的组装工具都没有,所谓“软件集成”不过是改了下系统语言界面。
让人费解的是印度监管层面的“默许”。按照印度《药品和化妆品法》,哪怕只是贴个标签、换换包装,也能被算作“本土制造”,这就给了大量贴牌企业可乘之机。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类“伪国产”在印度医疗器械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之前有企业把进口注射器换个包装盒,就申报‘本土创新’拿补贴,投诉上去也没人管。”
数据显示,印度医疗器械市场80%依赖进口,本土企业多扎堆低端耗材,高端设备研发能力薄弱,这也让“贴牌冒充国产”有了生存空间。
![]()
有意思的是,被“冒名”的中国手术机器人不是默默无闻的小牌子,相反实力不俗。以近年出海的精锋医疗为例,其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全球订单已超70台,2025年半年就拿下30台海外订单,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反观MN,放着正规合作渠道不用,偏要走贴牌捷径,难免被吐槽“造假都毫无技术含量”。
这件事也戳破了印度“医疗自主”的尴尬。印度近年靠税收减免、专项基金力推医疗器械进口替代,但实际效果寥寥——高端设备仍靠进口,本土企业要么无力研发,要么走投机取巧的老路。此前印度无人机行业就被曝类似乱象:禁止进口后,不少企业把深圳产无人机换标当“国产”卖。被网友在社交媒体调侃为“印度特色制造”。
截至目前,CDSCO未对举报作出回应,MN的Mizzo Endo 4000也还在公开售卖。
引用来源:印度《印刷报》、g-medtech.com、医疗器械创新网、顺企网相关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