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8日,U16女篮亚洲杯季军赛的哨声落下时,记分牌上58比71的数字格外刺眼——中国女篮又一次输给了日本队,这一次分差13分,而就在不久前的小组赛上,两队交手时中国女篮曾以57比78输掉21分。明明队员整体身高优于对手,为何两次交手都没能守住篮板,还送出19个失误?这场关乎领奖台的比赛,本有机会改写结局,却在关键节点一次次掉链子。
![]()
比赛开场,中国女篮的手感还算顺,开局连续得分占据主动。可日本队很快调整节奏,用快速传导和突破打了一波小高潮,一度建立起9分的领先优势。中国女篮没有慌,外线虽然频频打铁,但靠着内线冲击和防守反击慢慢缩小分差,第一节结束时,比分定格在17比19,中国女篮仅落后2分,差距还在可控范围内。
![]()
第二节上来,两队展开对攻,先是各自命中一记三分球,比分交替上升。日本队随后加强突破,连续冲进内线得分,眼看分差要被拉开,朱思雨站了出来,一记精准的三分球及时止住颓势。这一节中国女篮对篮板球的保护做得不错,几次关键篮板为进攻争取了机会,李沅珊两记罚球命中后,比分扳成30比30平。紧接着袁艺芯快攻上篮得手,中国女篮反超比分,迫使日本队请求暂停。暂停回来,中国女篮却突然在篮板保护上出现漏洞,日本队抓住机会抢下前场篮板补篮得手,将比分追至32比34,半场结束时,中国女篮仅领先2分。
![]()
易边再战,中国女篮开局状态依旧在线,内线得分配合外线防守,一度保持着领先势头。可到了第三节中段,球队仿佛突然失去了节奏,进攻端要么传球失误,要么投篮不进,防守端也挡不住日本队的穿插跑动,被对手连续得分反超。好在日本队的三分手感依旧不稳定,没能彻底拉开分差,第三节结束时,中国女篮以45比46落后1分,依然有翻盘的希望。
![]()
最让人揪心的是第四节。比赛刚开打,中国女篮就陷入了得分荒,前5分钟里,全队拼尽全力却只拿到3分。反观日本队,借着中国女篮的失误不断打反击,分差一点点扩大到12分。此时中国女篮想追分,却总在关键时刻出现传球失误或投篮偏出,球员的心态也明显急躁起来,防守端的漏洞越来越多。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比分差距始终没能缩小,最终58比71的比分保持到终场,中国女篮无缘领奖台,场边的日本队员则笑着拥抱庆祝,拿下了本届赛事的季军。
![]()
回溯小组赛的表现,中国女篮的困境早有苗头。小组赛中,她们曾以大比分28分不敌澳大利亚队,而日本队则是4分惜败给新西兰队,两队当时的整体表现本就有差距。更让人意外的是小组赛对阵日本队时,尽管日本队三分球20投仅5中,命中率不算出色,却靠着积极的卡位和拼抢,以42比32的篮板球数量赢了中国女篮10个——要知道中国女篮的整体身高明显占优,这样的篮板差距,暴露的不只是身体对抗的问题,更是卡位意识和比赛积极性的不足。
![]()
再看这场季军赛的关键数据,中国女篮全场出现19个失误,这些失误不仅直接送给日本队大量反击得分机会,还打乱了自己的进攻节奏;罚球14投9中,三分球25投7中,命中率不算理想;篮板球37比39,即便分差缩小,还是没能利用身高优势守住篮板。而日本队虽然三分稳定性一般,此前对阵新西兰队时第二节全队仅得2分,全场三分球36投7中命中率不足20%,但她们总能抓住中国女篮的失误和篮板漏洞,将机会转化为得分。
![]()
中国女篮的失利,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身高优势没能转化为篮板优势,进攻端的失误连锁反应导致得分荒,关键时刻的心态波动让优势化为乌有。这场比赛留下的不只是比分上的差距,更是年轻球员在大赛经验、细节处理上需要弥补的短板。若想在未来的赛事中复仇,或许该先从减少失误、练好篮板卡位开始——毕竟,领奖台从来只留给准备更充分的队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