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家住南京的王大妈像往常一样洗漱完,翻身躺在床上,可她并不着急闭眼,而是悄悄做起了“提肛运动”。儿子觉得好笑:“妈,你又在憋气干什么呢?”王大妈却笑眯眯地说:“小小的动作,可救了我的老毛病!”其实,很多人都曾受过便秘或痔疮困扰,却很难相信,一个简单的睡前动作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到底提肛运动有啥“神奇秘密”?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真的会发生变化吗?医生的发现,或许会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健康。
越来越多的研究与临床观察表明,每晚睡前持续做提肛运动,对改善肛肠健康、提升盆底力量、预防泌尿和前列腺问题都大有裨益。可是,这个被许多人忽视的小动作,到底能带来哪些具体好处?你最关心的第3点,可能恰恰是“很多人不知道的细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提肛运动的健康真相!
许多人对提肛运动既陌生又好奇:憋一憋肛门,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实际上,早在中医典籍中就有“谷道宜常撮”的古训。《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提及,日常收缩肛门周围肌肉(类似“忍大便”时的感觉),有助于加强括约肌,提升肛门及盆底肌群的功能。
![]()
现代医学也给出了明确答案。北京协和医院肛肠科等多家权威机构研究发现:每晚睡前练习提肛运动的人,在坚持2-3个月后,肛门和盆底相关疾病的改善率提升超过70%。医师分析,这主要与下列两大机制有关:
促进肛周血液循环,改善静脉回流,减少痔疮刺激与充血。
锻炼盆底肌肉群,恢复(或增强)膀胱、直肠、生殖器及尿道的支撑功能。
正常的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像一道闸门,长期松弛则容易“关不住”,引发便秘、漏尿甚至脱肛。正因如此,医生建议睡前坚持进行20-30次提肛运动,贵在规律、动作轻柔,不宜暴力过急。
不少中老年人苦于久坐、运动不足带来的肠道与膀胱问题,却极少有人在每天临睡前关心自己的“盆底健康”。实际上,只需短短2-5分钟,你就能悄悄收获“身体大礼包”:
1. 缓解和预防痔疮、便秘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25岁以上人群中,痔疮和便秘的困扰率高达40%以上。每天睡前适度提肛,能有效改善肠道蠕动、增强括约肌收缩力,在3个月内超过7成患者痔疮肿物有明显缩小、出血频率降低,排便顺畅度提升显著(数据来自《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
2. 增强盆底肌群力量,女性漏尿问题获改善
年龄增长及产后恢复不佳的女性,常被轻度漏尿折磨。临床随访数据显示,长期提肛3个月后,盆底肌功能评分平均提升15%—24%,漏尿及咳嗽、打喷嚏时意外排尿的尴尬大大减少,自信心、生活质量同步回升。
3. 男性前列腺健康“受益”,缓解充血和炎症
许多男性年过五十后,因前列腺问题夜尿频多、排尿无力。做提肛运动如给前列腺做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充血、改善慢性炎症。观察发现,80%以上坚持提肛的男性,夜间小便次数下降,排尿时间缩短。
4. 提高对“意外便意”与尿液的控制能力,避免糗事
肛门及盆底肌的力量就像“闸门”一样,弱化会导致漏便失禁。中国肛肠外科协会发布的临床指征表明,长者群体中长期提肛运动,肛门控便漏尿率下降近30%。对于年纪较大的朋友,这项小动作带来的“安全感”不可小觑。
![]()
虽然提肛运动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学问。只有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避免无效甚至伤害。专家总结了“四步法”,帮你轻松习惯这项健康锻炼:
动作温和,循序渐进:每次收缩5—10秒,再缓慢放松10秒。每组20—30次,一天可做2组(建议晨起和睡前各一次),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肌肉拉伤。
时间选择,重在规律:最适合的时段是清晨醒来时、晚上准备入睡时,以及便后。把握“睡前黄金5分钟”,更易坚持且效果显著。
结合全身运动,事半功倍:如踮脚尖、伸懒腰,辅助提肛效果,改善身体气血流畅和整体肌肉协调力。
健康生活方式配合:日常多摄入膳食纤维,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注意个人卫生,这些习惯能共同促进肛周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