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台湾网)
转自: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9月28日讯 一条海峡,隔不断血脉深情;一场寻根,连起了两岸亲情。近日,在浙江省奉化区台办的倾力协助下,52岁的台胞陈良恩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莼湖街道下陈村,与失联多年的亲人温暖重逢。
![]()
陈良恩前往叔叔家路上。(中国台湾网发)
陈良恩的家族,是两岸历史变迁的见证。爷爷陈亨齐生于奉化下陈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1945年前后,他远赴台湾,后任职于台糖公司。父亲陈国芬在奉化出生,七岁时随父赴台,奶奶戴秀凤与姨婆戴秀珍也一同离乡。三十年前,陈良恩的父母与二姐曾返乡探亲,但随着老一辈的相继离世,家族联系渐渐稀疏。2024年父亲去世后,陈良恩与家乡的联系彻底中断,但寻根的愿望却愈发强烈。
![]()
婶婶拉着陈良恩迎进家门。(中国台湾网发)
今年9月初,陈良恩联系上奉化区台办,发出了寻亲求助。奉化区台办迅速行动,通过微信群、小红书等平台广泛发布寻亲信息。消息很快传到莼湖街道下陈三村,村民陈阿贤、朱超英夫妇发现信息与自家亲人高度吻合,立即通过村网格员联系区台办——他们正是陈良恩的叔叔婶婶。一段跨越七十余年的亲情,终于重新接续。
![]()
陈良恩先生和叔叔婶婶一家。(中国台湾网发)
9月12日,在区台办的安排下,两岸亲人通过视频实现“云端”相见。视频中,婶婶拿出三十年前的老照片,陈良恩一眼认出照片中的父母与二姐,瞬间热泪盈眶。更令他激动的是,得知太公的坟墓仍在下陈三村,家族的根脉清晰可寻。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亲情的纽带再次紧紧相连。
9月26日,陈良恩终于踏上奉化的土地,与叔叔婶婶等亲人紧紧相拥。亲人拿出珍藏四十年的老照片,记录着爷爷奶奶当年回乡的珍贵瞬间。陈良恩感慨道,此次是来上海出差专程绕道奉化,母亲与台湾的表弟也计划日后一同返乡。谈及家乡变化,婶婶告诉他,三十年光阴,奉化已焕然一新。但改变的是城乡面貌,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陈良恩还能流利说出几句奉化方言。“小时候常听太外婆寄来的录音带”,他笑着说。问及最爱吃的家乡菜,他如数家珍:“呛蟹、毛豆、苋菜姑,姨婆做的烤麸,我都爱吃!”这些舌尖上的记忆,正是乡愁最生动的注脚。
![]()
陈家三十年前的老照片。(中国台湾网发)
这场寻根之旅,不仅圆了陈良恩的个人心愿,更架起了一座两岸交流的连心桥。他表示,将积极推动台湾青年与大陆交流,增进年轻一代对祖国的认同感。
近年来,奉化区持续深化两岸人文交流,通过寻根祭祖、文化参访等活动,不断增进两岸同胞情感融合。本次寻亲成功,彰显了基层台办工作的温度与效能。未来,奉化区将继续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注入新动力。(中国台湾网、宁波市奉化区台办联合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