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元前930年深秋,耶路撒冷王宫。
![]()
此时正值中国西周厉王执政期间,这位因推行"专利"政策而声名狼藉的君王,距离那场著名的"国人暴动"还有近百年。
夜风送来阵阵凉意,枯叶飘落在宫殿的青石台阶上。
近60岁的所罗门王独自立于最高的露台,手中是一份刚送达的边报——北疆又有外族侵扰,请旨发兵征讨。
![]()
这样的边报,四十年来他见过太多。
征战、平叛、收贡、建设,一桩桩一件件,仿佛永无休止。
月光如水,洒在他满布沧桑的面容上,深深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沉重。
这位统治以色列王国整整40年的君王,坐拥天下财富,号令万国诸侯,此刻却莫名地生出一股说不清的倦意。
要知道,所罗门的富有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
他的王国扼守从埃及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商道要冲,每年仅黄金收入就达666他连得(约合18吨,按今日金价计算超过10亿美元)。
他拥有一支庞大的商船队,定期往返于红海各港口,带回俄斐的黄金、他施的银子和象牙。
腓尼基的推罗王希兰每年向他供应香柏木,作为回报,所罗门提供小麦和橄榄油。
埃及法老主动将女儿嫁给他,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埃及公主从不外嫁,但法老却破例与这位年轻的以色列王联姻。
示巴女王听闻他的智慧和财富,从阿拉伯半岛南端跋涉千里前来拜访,带来120他连得黄金(约合3.6吨,价值超过2亿美元)、大量香料和宝石作为礼品。
各国使节络绎不绝地来到耶路撒冷朝贡,连强大的亚述和巴比伦都要仰其鼻息。
他的智慧更是传遍天下。
年轻时,上帝曾在梦中问他想要什么,他没有求财富,没有求长寿,而是求智慧来做一个好君王。
上帝因此不仅赐给了他超越常人的智慧,还额外赐予了财富和荣耀。
那个著名的审判至今仍被传颂:两个妇人争夺一个婴儿,都声称是自己的孩子,所罗门下令将孩子劈成两半分给她们。
真正的母亲立即放弃争夺,宁可让孩子跟别人走也要保全孩子性命,假冒的母亲却同意分割。
一句话就显露了真相,解决了最棘手的案件。
他撰写了三千句箴言,创作了一千零五首诗歌,对动植物都有深入研究,各国君王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求教治国之道。
他的地位更是至高无上。
列国君王称他为"万王之王",埃及法老以女儿嫁给他为荣,腓尼基的推罗王希兰与他结为兄弟般的盟友。
他一句话可以决定万人的生死,一个眼神可以让邻国君主俯首称臣。
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君王能与他的权势相提并论。
身后宫阙深深,700个妻子和300个妃嫔分居各宫。
她们来自埃及、腓尼基、摩押、亚扪,带来了各国的珍宝、美貌和联盟。
在臣民眼中,这是何等的荣华富贵,可所罗门心中,却如秋水般清冷。
02
就在此时,内侍匆匆而至,手捧一卷书简。
"禀王上,示巴国使者方抵都城,呈上女王亲笔。"
所罗门展卷细观,借月华而读。
那位曾为他的智慧财富而叹服的南方女王,竟在信中写道:"闻王近日独处深思,似有所困。拥天下者,复何忧哉?"
这一句,如醍醐灌顶。
是啊,拥天下者,复何忧哉?
然而所罗门心中自明:虽有无双智慧、万贯家财、无上王权、众妃环绕、巍巍宫殿、万国朝拜,心中却似有一物,空空如也,任何外物皆不能充之。
他忆起初登王位时的豪情,那时意气风发,以为凭一己智慧可造就太平盛世。
遂建圣殿,修王宫,通商贾,积财货。
每一番作为都令臣民称颂,诸侯景仰。
可随着岁月流转,随着一桩桩心愿得偿,心中竟渐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那空洞之感便如潮水般袭来。
03
翌日清晨,所罗门起意巡视自己一生的建树。
他先至圣殿。
这座耗时七载、役使十八万工匠的建筑,占地十五万平方尺,柱柱包金,石石雕琢,所费黄金价值连城。
![]()
立于殿前,所罗门却忽生疏离之感:此真为我所建?
这些冰冷金石,果能承载对天的敬拜?
继而入国库。
其中珠玉满箱,金银如山。
![]()
据载,王一年所得黄金六百六十六他连得,约合一万八千公斤。
示巴女王见此曾叹:"吾在本国所闻王之事迹智慧,实不及所见之半。"
然而,对着这满库珍宝,所罗门心中却升起一念:吾身死之日,这些金银可随我入土吗?
黄昏时至后宫。
七百妻三百妾,皆各国公主贵女,或为政治联姻,或慕王之智慧财富而来。
![]()
在旁人眼中,此乃人间至乐。
可所罗门却感到,身处众美环绕之中,心中反而更觉孤寂。
夜深返寝宫,望着殿顶描绘征战功绩的壁画,所罗门若有所悟。
04
于是,所罗门提笔作书。
这便是后世所称《传道书》的由来。
这部书卷后来被收入《圣经》,成为旧约智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箴言》、《诗篇》并列,被后世奉为处世智慧的经典。
"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这一句,道尽了他近六十年的人生体悟。
财富如浮云。
黄金虽可购得半壁江山,却买不来内心安宁。
人之将死,分文不能相随,毕生积蓄终归他人。
权势亦如梦。
虽可一言定生死,令万国俯首,然权柄终有交接之日。
权重则责重,见民之疾苦而不能尽除,睹世之不公而难以根绝,权势有时反成重负。
智慧亦然。
虽有过人之聪明,能洞察世事本末,反因此而增愁烦。
"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智愚之人,归宿相同,皆要归土,皆将被遗忘。
享乐更是如此。
美食佳酿,丝竹管弦,一切快乐皆如过眼云烟。
乐极之后,空虚感反而更甚。
如饮海水止渴,愈饮愈渴,永无饱足之时。
即便建造巍巍殿宇,也终归虚妄。
那举世闻名的圣殿,华美的宫阙,看似可传千秋,实则终有颓塌之日。
后人必将造更壮丽之建筑,今日之辉煌终将被遗忘。
05
然而,透过这彻底的虚空,所罗门却寻得了生命的真谛。
他接着写道:"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所赐他一生的日子里,吃喝享受上帝所赐他的劳碌,这也是上帝的恩赐。"
虚空的并非生活本身,而是人心的过度贪求和无止境的追逐。
若能接受生命的有限,在平凡中觅得欢愉,感恩日日所赐,生活便有了意义。
"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纪念造你的主。"
少年时便应明了何为至要:非财富之聚积,非权势之攀援,非享乐之沉溺,乃是与造物主的关系,乃是对生命意义的正确体认。
最终,所罗门写下了《传道书》的总结:"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
当最后一笔落下,所罗门缓缓放下羽笔。
窗外,第一缕晨光正洒向耶路撒冷城。
三千年过去,所罗门的金银财宝早已散失,他的宫殿早已成墟。
但这句"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却依然在震撼着每一个追名逐利的灵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