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秋天,我颇喜欢到苏州光福窑上去走走。
这个小山村也被称为江南秋天里最香的村子。
其实也是偶然的发现。
有年秋天路过,空气里弥漫开来浓郁的桂香,排山倒海,缠绵不绝。
我很惊奇,秋天里江南处处是桂花,却从来没有这么浓烈过,于是停下车,寻香而去。
村口有石碑上书“窑上”两字,方知这个弥漫着桂花香的地方的名字。
村口有人在收桂花。
![]()
![]()
(哈哈,我也帮忙收起了桂花)
见村民们用箩筐、用手推车、用竹篮将刚摘下来的桂花称重后倒在铺着塑料布的地上,堆叠像一个个小山尖,再用货车装到食品厂加工成桂花蜜、桂花酱等桂花制品。
看着桂花,心里一阵欢喜,于是决定去村子里寻桂,村民告诉我,这儿是一座桂花山,漫山遍野的桂花,村民们守着一山桂花,世代相传桂花的故事。
![]()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
村子里的民居以粉墙黛瓦为主,家家户户都有讲究的门楼,有的人家的门楼上有吉祥如意的雕刻,有的人家是百鸟朝风的图案,看得出江南人家的富裕。据说这里的村民除了桂花,还做苗木生意,故而屋前屋后除了桂花树,还有许多的盆景。
![]()
沿着山路往上走,所见皆是桂花,秋风吹来桂花雨,桂香满襟。
伫足细看,只见层层叠叠的叶隙间,一簇簇茂密的米黄色花朵,悄然绽放,不必走近就能闻到隐约浮动的甜香,像是秋天寄来最热烈温暖的情书。
站在高处俯瞰,远山近坡,绿意盎然,金色桂花点缀其间,果真是金玉满堂!
![]()
山下人家的房子,延绵的山路,路上偶尔走过的行人,还有路旁的花草树木们,都沉没下去,迷醉了一般。桂花的香气浮上来,像水漫过来,天地之间,只剩桂花的香在奔跑。
张开嘴,深深呼吸,桂花香仿佛就钻进嘴里了,让人沉醉。想起李清照写的桂花:“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想来,她是最爱桂花的。
我并不认为花有流派高下。
我爱桂花,也爱荷花,菊花,梅花,玫瑰花。我的小花园里一年四季花木葱茏。这世上,各花各芬芳,各花入各眼。
桂花以多为胜。《红楼梦》薛蟠的老婆夏金桂家“单有几十顷地种桂花”,人称“桂花夏家”。“几十顷地种桂花”,真是一个大观!
而窑上村,竟然是一座桂花山!
![]()
看见有人拎着布袋仰着笑脸在摘桂花,原来这里常有市民带着孩子来桂花村里玩,吃农家饭,摘桂花。村民厚道,桂花可以随意采摘。
有老人一大清早便背着竹篮上山采摘桂花,山下有人收,每斤七元钱。
窑上的农户们带着鲜切桂花、蜜饯、桂花苗、跑山桂花鸡、桂花五彩团子去市里赶桂花集。
每次去窑上看桂花,都要买些桂花酱。我自己家里也种了桂花树,也做桂花蜜。后来吃了窑上的桂花蜜觉得味道很特别,原来窑上村的桂花酱制作工艺别具匠心,村民们习惯用梅子酱来腌渍秋天的桂花。这样制作出来的桂花酱色泽金黄,香味清爽,是苏式美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想起不远处的香雪海,那是一座梅花山。漫山遍野的梅花谢后,梅树上会结满梅子。于是有光福传统的咸口梅子桂花酱,若将梅卤换为白糖,则腌渍出糖桂花酱。窑上村的甜口桂花酱,也因为有了青梅而别有风味。
![]()
买桂花林中的桂花鸡、梅子桂酱,村口有村咖,可以点杯桂花拿铁。我喜欢东山梅花树下的碧螺春、桂花山下桂花鸡、西山太湖大闸蟹......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山水的滋润而美好。
心里涌起一个念头,多想在桂花山下租间小房子,香染流年,光阴入桂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