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公进体制内难不难?
其实大家都说难,你听到的话基本都是“考公难”,而这些声音大多带有劝退意味。首先,公务员考试其实分两种,一种叫国考,一种叫省考。
国考指的是全国中央部委及相关较好岗位的招录考试,招录的是全国性的优质岗位,最差的岗位也多在省会一级。第二种叫省考,由各个省单独组织,主要招收本省的基层公务员。
整体来说,给大家一组数据:先说国考,2024年全国国考最终聘用人数约4万人,而报名人数达340多万。这样一算,340多万人争抢4万个岗位,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340万人中,有一部分人只是“凑热闹”报名,最终真正上考场的考生约250万人。用250万除以4万,最终平均一个岗位的报录比约为65:1,即65人抢一个岗位,确实很难,这是考公难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难点,来自大学生群体的反馈。公务员考试通常在大四学生10月份报名,1-2月份考试,大家听到的“考公难”,大多出自大学生之口。你会发现,考上公务员的人很少说难,说难的基本都是没考上的。为啥会这样?很简单:很多人对待考公的态度是“裸考”,没认真准备,考不上就说“考公难”。
其实公务员考试需要系统准备,考试内容主要是两门:行测和申论。行测全是选择题,申论则是写作题。通过初试后还有面试,考察逻辑思维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准备的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备考行测和申论,寒暑假还会参加考公机构的笔试、面试培训班,这类学生往往能“一战上岸”。
而没准备的学生,大多是大四找不着工作时才凑热闹报名,也就是所谓的“裸考”。刚才提到的340多万报名者中,最终放弃考试的100万人,其实多是这类裸考人群,说白了就是给公务员系统“贡献报名费”的。还有很多人即便上了考场,也没有深入准备,没考上就把“考公难”当借口和安慰,这是考公难的第二个原因。
考公难的第三个问题,在于规划。考公务员本身是找工作的一种方式,找工作自然需要提前规划,而规划的难点主要在两方面:
第一,很多人读了四年大学,报公务员岗位时才发现,自己的专业与岗位不对口,根本没有可报的岗位。
第二,大家在选岗时,总扎堆争抢热门岗位。比如珠海的岗位,因为考公不限制户口,全国考生都能报,一个珠海税务稽查岗位的报录比能达到1000:1,远高于平均的65:1。这就是因为大家都想选“好岗位”,优中选优,竞争压力自然极大。
更关键的是,公务员考试是“先报岗、后考试”,这和高考完全相反。高考是考完出分后,结合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位次再填志愿,相当于“开卷规划”,上岸率高;而考公是10月份先报岗,再考试,考生彼此不知道对方报了什么岗位,很容易出现大量人挤一个岗位的情况,遇到“大牛”的概率也高,被淘汰的风险自然更大,这就是规划上的难点。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的三大主要难点,那这些难点有没有破局方法?对于想考公的同学,我有一些建议:
第一,要明确考公、考编本身就是现在找工作的主流方式,本质上和找其他工作一样,“好工作”本就有竞争。给大家再补充一组数据:全国国考和省考全年的公务员招录人数约24-25万人。可能有人会说“考电网不也挺好”,但电网全国每年招录不到3万人,仅为公务员招录人数的1/8,对比之下,考公的机会其实并不少。
记住,好的工作永远是稀缺的,就像好的伴侣、好的学校一样,不会毫无门槛。正因为考公有门槛,考上后能获得“终身制”保障——只要不犯大错,就能干到退休,领导也没有权利随意开除——所以为它付出努力是值得的。
每年高考有1000万考生,每个省的985录取率仅1-2%,也就是100万考生中只有1-2万人能上985,这么难大家依然拼命考,考公的竞争其实和这是一个道理:在中国,好的东西都需要努力争取,想通这一点,就会觉得考公的难度很正常。
第二,提前做好专业规划,考公特别看重专业,反而不太看重院校。哪怕你是985毕业生,和三本毕业生考同一个岗位也很常见,甚至可能出现三本考生上岸、985考生落榜的情况,但如果专业不匹配,你连报考资格都没有。
社会就业中,理工科有优势,文史类相对吃亏,但考公正好相反,文史类专业更吃香,理工科优势较小。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考公优势前五的专业基本没变过:
1. 法律法学类(部分会放宽到知识产权等相关专业)
2. 汉语言文学
3. 经济学
4. 管理学类(包括工商管理等)
5. 财会类(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等)
第六名之后才会轮到理工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新闻学的考公优势也很大。高考时如果瞄准这些专业,未来考公时可选的岗位会非常多,基本不会受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