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修订版)》,较2014年版,明确提出了“治未病”要“降低疾病风险、延缓疾病进展、促进病后康复,开展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健康服务,努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已经提出“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规划纲要还提出,“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运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黄帝内经》等典籍为理论基础,蕴含天人合一、调和致平等哲学思想,包含了我国传统的哲学、易学、天文学、生物学、人体学、心理学、语言文学等诸科知识,具有自身独特理论以及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
![]()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出自《黄帝内经•素问》。治未病包括三个层面:未病先防,就是要未病养生,防病于先,“降低疾病风险”;既病防变,就是要已病早治,防其传变,“延缓疾病进展”;愈后防复,病后调摄,防其复发,“促进病后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如果在慢性病的预防上多投入一元钱,治疗就可减少支出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
![]()
治未病中,未病先防和愈后防复,健康管理和康养服务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任重而道远。
政策明确支持“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健康服务”,意味着大健康产业将从聚焦老年群体向覆盖各年龄段拓展,市场基础大幅扩张。
![]()
全生命周期,代表大健康的中心赛道将从银发的红海扩展至全年龄段的蓝海,婴幼儿营养健康、青少年体质提升、职场亚健康调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健康需求,需要不同的健康服务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产品。
全过程健康服务则要求企业从单一的商品销售向“服务+产品”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从重销售向重服务进行蜕变,从短期经营向长期发展进行转变,从单一的产品质量到全面的服务品质进行提升,它带来的是客户黏性的提升和客单价值的提升。
西医强调循证,中医关注个体。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也完全不一样,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如何平衡现代检测技术和传统养生理念,这是市场新的机遇。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调查显示健康与寿命取决于:生活方式60%、遗传15%、医疗8%、环境17%。
占比60%的生活方式正是大健康产业的服务重点,如何通过调节情志、平衡膳食、起居调摄、运动调养、穴位保健与经络调养,完善“多维、综合、连续、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方案,将是接下来大健康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
政策鼓励下,健康服务项目和健康制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
保健品企业不断应用新的生物活性成分,药食同源产品不断加入新食品原料,从单一剂型向多种形态发展,从基础营养向功能性、专业化方向升级,传统保健品企业正在加快产品创新。
![]()
传统养生服务不断融入健康监测新技术,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专业一对一服务,“产品+服务+数据”正成为最新的健康服务模式。
大健康产业与文旅和康养的跨界融合如火如荼,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不断加速,可穿戴设备、健康餐饮、体卫融合等不断登场。
从单一产品到综合服务,从通用型到个性化,从治疗到预防——大健康产业的边界正在重新定义,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
藏诺养正堂2025年初推出的工厂品牌店“一店三开”采用数字门店进行管理,以根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浴熏蒸、藏式霍尔灸和藏式头疗为门店刚需理疗服务项目,以源于藏医药三因五源理论和道地藏药材的自产产品为门店健康产品,以藏诺中医门诊部和藏诺互联网医院为医疗支持,将治未病思想和千年藏医药传承相结合,“好产品,强功效,高性价,强连接,重服务”,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让天下人都健康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