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增选和国家科技奖是衡量中国科学家学术成就和地位的两个最重要、且紧密关联的体系。在两院院士增选过程中,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重大贡献是核心评价标准。而国家科技奖,是国家层面认可的最高级别科技荣誉,证明候选人的工作不仅具有高度的创新性,而且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或科学价值。因此,获得国家科技奖,特别是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奖,是当选院士几乎不可或缺的“标配”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9月22日,国奖办发布2025年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共302项成果通过初评。如无意外,大部分成果将成功获得2025年国家科技奖。科奖在线整理了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申报2025年国家奖初评结果情况,发现:
中国科学院有32位院士有效候选人的国家科技奖项目通过初评,其中朱向阳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面向高端制造的机器人技术与装备”初评结果为发明奖一等奖;史大林等28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二等奖项目通过初评。另外有3人作为前3完成人的特等奖、一等奖项目通过初评。
中国工程院有33位院士有效候选人的国家科技奖项目通过初评,其中叶聪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初评结果为科技进步特等奖;霍宗亮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高密度高性能三维闪存芯片关键技术”初评结果为科技进步一等奖;曲选辉等26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二等奖项目通过初评。另外有5人作为前3完成人的特等奖、一等奖项目通过初评。
2025年度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申报的2025年国家科技奖,初评通过的名单如下: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
备注:仅统计了院士候选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国家科技奖二等奖、作为前二完成人的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作为前三完成人的国家科技奖特等奖初评通过情况。手动整理,如有错误欢迎补充。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经公众号“科奖在线”授权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