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章鱼姐讲热点
编辑 |章鱼姐讲热点
本文共1528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飞行员,在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面对号称“欧洲最强”的对手。没有预警机的实时指引,就像在黑暗中失去了灯塔。然而,你凭借纯粹的自身实力,不仅率先发现敌人,还一击致命,对方至死都蒙在鼓里。这不是电影剧本,这是四个多月前,我们的“猛龙”歼-10CE在边境线交出的真实成绩单!这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硬核实力?
等了四个多月,实锤终于来了!英国权威的《空军月刊》最近刊发长文,揭秘了那场惊心动魄的“五·七空战”细节。这一看不要紧,好家伙,歼-10CE的战斗力,比我们当初想象的还要生猛!
![]()
之前大家普遍猜测,咱们的“猛龙”能拿下印度重金购买的“阵风”战机,少不了空中预警机(比如巴铁的ZDK-03)在背后当“上帝之眼”进行指挥。但《空军月刊》的白纸黑字告诉我们: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当天,歼-10CE完全是“自力更生”,独立完成了对“阵风”的搜索、锁定、发射霹雳-15E导弹,并最终将其击落的全流程。而那位自视甚高的“阵风”飞行员,直到被击中前,对危险的降临都毫无察觉。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胜负,而是一场技术上的“单向透明”。
为什么这一点如此关键?
因为这彻底颠覆了之前的评估。章鱼姐给大家捋一捋,当时巴基斯坦空军能直接引导霹雳-15E的预警机非常有限,主力ZDK-03正在中国升级改造“补课”呢。当天出战协调的,是一架经过改造的瑞典“爱立眼”预警机。
![]()
但这架“爱立眼”的主要作用,更像是给歼-10CE发了个“大致坐标”的短信,说:“注意,这个方向有可疑目标。”接下来所有的硬活儿——精确锁定、导弹制导,全是歼-10CE自己干的。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重点:歼-10CE的雷达和火控系统,强得有点离谱。
▲歼-10CE的机头尺寸更大,能容纳更强大的雷达模块
《空军月刊》透露,歼-10CE开启了一种特殊的“凝视”扫描模式,像老鹰盯住猎物一样,对狭窄空域进行高强度探测,有效探测距离能暴增30%-40%。正是凭借这双“火眼金睛”,它在复杂环境下牢牢锁定了低空飞行的“阵风”。
更绝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歼-10CE自己的位置居然没有暴露!印度那边当时也有预警机在天上飞,却成了“睁眼瞎”。这背后,除了雷达技术领先,歼-10CE在隐身设计上的优化功不可没,比如著名的DSI进气道等技术,把座舱、进气道这些容易反射雷达波的地方都做了处理,大大降低了被发现的概率。
再来看看第二个重点:霹雳-15E导弹和战机的协同作战能力。
![]()
霹雳-15E这款导弹本身就很先进,但更厉害的是它和歼-10CE的“默契”。发射后,导弹并不是自己傻乎乎地往前飞,而是通过双向数据链,持续接收歼-10CE发来的目标更新数据,随时调整飞行路径。直到接近目标前,导弹自己的导引头才开机,“一击必杀”。这套“A射B导”的进阶玩法,歼-10CE自己就玩转了,给了“阵风”极大的突然性。
最让人唏嘘的,是战斗的结果。现代战机的弹射逃生系统已经非常可靠,但被击落的“阵风”飞行员却未能生还。这残酷地说明,留给他的反应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秒,甚至更短——他的航电系统压根没及时报警,或者说,报警时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
![]()
这场较量,表面上是两款四代半战机的对决,实际上是一次体系化战力与单机硬核实力的综合碾压。歼-10CE用实战证明,它不仅仅是一架优秀的战斗机,更是一个高度智能、能独立运作的空中堡垒。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是即使在没有全场辅助的情况下,依然能靠绝对的核心技术赢得干净利落。
“阵风”这次输得一点都不冤,它面对的是一个在雷达、隐身、导弹协同各方面都全面进化的对手。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国威,更让我们对自家装备的信心更加踏实。为“猛龙”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