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药店
▍作者:张兴(中卫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执业药师)
维生素 C(Vitamin C)(抗坏血酸,维生素丙,丙种维生素。维生素C酸性较强,片剂是OTC类西药,是临床上常用药物,也是药店畅销药物。可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急慢性中毒,如慢性铁中毒、贫血、过敏性疾病、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心肌炎、慢性肝炎及创伤愈合不良等。
经过几十年的应用,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患者接受慢性血液透析、胃肠道疾病(长期腹泻、胃或回肠切除术后)、艾滋病、溃疡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癌症、发热感染、创伤、烧伤、手术后等。因严格控制或选择饮食接受肠道外营养的患者,营养不良,体重骤降,以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维生素C需要量均需增加。
应用巴比妥类、四环素类、水杨酸类,或以维生素C作为泌尿系统酸化药时(维生素C可提高乌洛托品效应)维生素C需要量增加。维生素C如此多的疾病治疗和应用,也使人们认识到了维生素C更多的配伍,有些配合可增强维生素C的作用,有些则属于配伍禁忌。
故此,对维生素C的配伍应用整理如下:
一、有益(协同)的配伍
1、铁剂:可与维生素C络合形成易于吸收的2价铁盐,大幅度增加铁的吸收率。但剂量超1g时,会加重铁剂的胃肠道刺激(如恶心、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加速维生素C代谢或降低其吸收,导致维生素C缺乏,故长期联用需监测维生素C水平”。
3、抗组胺药:与维生素C有协同性抗组胺作用。
4、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混合放置后,维生素B12被破坏;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降低维生素B12的生物利用度。
5、维生素E、合用维生素C可增强抗氧化作用,维生表C还能促进维生表E的再生,减少其氧化损耗,但需注意总剂量,避免过量。
6、利尿药:与维生素C联用可增强利尿作用。
7、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可降低糖皮质激素代谢,使激素作用增强,并可防治激素所致皮下出血。
8、重金属解毒剂(二巯丙醇等):与维生素C联用可增强解毒作用。
9、顺铂:维生素C可降低顺铂的肾毒性,减少尿蛋白排泄。
10、六味地黄丸:与维生素C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用于防治肝病和肿瘤。
二、维生素C的配伍禁忌
1、复合维生素B:与维生素C溶液存在理化配伍禁忌;两种溶液混合后,核黄素被还原,维生素C被氧化,混合液变为绿色或无色并产生沉淀。
2、抗凝剂(肝素,香豆素类):维生素C可降低抗凝效应,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并增加增加血栓风险,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加量。
3、碱性药物(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氢氧化铝等):可使维生素C破坏失效,两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属配伍禁忌。
4、磺胺药:维生素C可促使其在肾脏形成结晶(小量无影响)。
5、肝制剂:肝制剂多含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使维生素C氧化失效或降低疗效,两药不宜同时服用。
6、氨茶碱:与维生素C混合时,由于pH改变既易析出氨茶碱,又促使维生素C氧化水解混合液混浊变黄。
7、钙剂:可与大剂量维生素C在尿中形成草酸钙结晶,故避免同服。
8、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极不稳定,红霉素与大量维生素C同服时,其效力可下降。
9、庆大霉素:维生素C也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庆大霉素在pH8.5时抗菌效力比在pH5.0时约强100倍。
10、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维生素C的强还原性可促使抗生素分解,效价降低,在0~6℃,96小时青霉素可完全失效。
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片等霉素类药物在碱性条件下吸收效果好,与酸性的维生素C同服,疗效可降低。服用青霉素类药物时,青霉素与维生素C应间隔2小时。
11、高锰酸钾中毒:维生素C溶液在0.1%~0.25%浓度即可还原高锰酸钾使之失效,故可用为洗胃解毒剂,并可防止高锰酸钾导致组织损伤。
12、砷化物:维生素C可使低毒5价砷还原为剧毒3价砷,增强毒性,并增加砷致癌的危险性。水产品河虾、对虾等,多含有5价砷一般对人体无毒性,如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则可发生致死性砷中毒。
13、镇痛药:维生素C可影响其镇痛作用。
14、龙胆泻肝丸:维生素C可降低龙胆泻肝丸的疗效。
15、碱性胃药: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胃舒平等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会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因此,胃溃疡患者仅靠食物中的维生素 C 剂量是不够的,应额外补充,这些碱性药物,会中和维生素C的酸性,使维生素C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如果需要同,至少应该间隔2 小时。
16、 维生素 B12:长期服维生素C,可有些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致机体缺乏维生素 B12。
17、叶酸:叶酸与维生素C同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它们的作用都减弱。因此,治疗贫血时,应先服用叶酸,间隔2小时再服维生素C。
18、与巴比妥或扑米酮等合用,可促使维生素C的排泄增加。
19、长期或大量应用维生素C时,能干扰双硫仑对乙醇的作用。
20、可以降低硼替佐米疗效;降低环孢素的血药浓度。
21、铜离子:铜离子可催化维生素C氧化分解,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22、可以增加去铁胺的不良反应,尤其警惕左心衰的发生。
23、可以增加雄激素衍生物的血清浓度。
24、阿司匹林:维生素C与阿斯匹林,阿司匹林会减少维生素C在肠内的吸收,加快其排泄,使其疗效降低。
25、维生素C注射液与氨茶碱、博来霉素、头孢唑林、右旋糖酐、多沙普仑、红霉素、甲氧西林、维生素K、碳酸氢钠有配伍禁忌。
26、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与与VC注射液混合后也出现少量白色絮状沉淀。痰热清注射液与V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1]。
27、奥硝唑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两组液体接瓶过程中我们发现输液器管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存在配伍禁忌[2]。
28、碱性中成药:痧气散、红灵散、行军散、通窍散、陈香露白露片、健胃片、肝胃气痛片、羚羊感冒片等和酸性的维生素C联用,碱性与酸性中和,可降低双方药物间的疗效,或失效。
29、氧,湿气:可使维生素C分解破坏,药片变黄色并可产生毒性作用.服完药后,将瓶盖拧紧。片剂、注射液也应放置在药盒或避光阴凉保存。
三、维生素c应用的注意事项
有报道,维生素C引起过敏反应,维C银翘片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曾有静脉注维生素C500mg而致死的报道;大剂量维生素C中毒,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心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紫绀、昏迷,以至心搏骤停等;应避免大剂量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致不育症。服用大量维生素C的孕妇,其婴儿可患反跳性坏血病。
维生素C可通过胎盘以及分泌入乳汁。连续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停用后可出现维生素C缺乏,发生坏血病,故宜逐渐减量停药;动脉硬化患者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维生素C排除物,大部分是草酸盐,大量应用维生素C,可引起高草酸尿,并致尿结石或胱氨酸尿。提醒用药者:应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维生素C(每日不超1g),尤其在联用其他药物时,需以“按需补充、剂量适宜”为原则[3]。
参考资料:
[1]邢旭东, 郭鹏. 正天丸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临床药效探讨[J]. 海峡药学, 2020, 32 (03): 140-141.
[2]钱海蓉,戚晓昆,黄光,等.正天丸与通天口服液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05):279-282.
[3]贾丽娜. 常规西药联合正天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症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 (08): 136-139.
[4]苏晓庆, 张文然, 杜文秀, 陈英华. 针刺配合正天丸治疗颈椎病型头痛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 (12): 8-10.
[5]许明. 正天丸联合西比灵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 (12): 59-60.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赛柏蓝药店
沟通交流:13810145265(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