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就全面停止了对美国大豆的购买。
中方这一举动,可以说给美国这一行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在过去连续多轮的中美谈判中,恢复采购大豆,一直都是美方想要促成的事情,甚至前段时间,特朗普还亲自发声,希望中国能多买点美国的豆子,美方也做好了把最好的大豆出口到中国的准备。
就在美方对此还抱有希望之际,阿根廷方面公布了一则消息,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幻想。
![]()
(阿根廷大豆即将运往中国)
日前,阿根廷方面就表示,现在大豆正值低价,中国买家近日一次性向阿根廷方面订购了至少10船大豆,似乎正在为第四季建立储备。此外,两名知情的交易员还表示,每船大豆大约是六万五千吨,按计划是在11月付运,还有另一名交易员则称中方订购可能不止10艘,数量应该是15船。
为了能和中国更好地合作,阿根廷方面还迅速采取措施,在政策上给予中方优惠。本月22日,阿根廷政府就宣布,将暂时取消对谷物、牛肉、家禽肉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
往年在八月份,中国都是以进口巴西大豆为主,且过去阿根廷通常会对大豆征收26%的出口税,在此次免税政策之后,中国进口阿根廷的大豆成本将骤降,这给中国转向阿根廷购买提供了契机,同时中方这边也能得到显著的价格优势。
而对于美国来说,这个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美国农业部海外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达到了128亿美元,但今年,美国的大豆农户们一个中国订单都没接到。在失去最大海外市场的背景下,美国多个州出现了大豆滞销的情况,大豆价格也跌到了近5年来的最低点,甚至现货价格比生产成本还要低,农户们罕见迎来了“种一亩亏一亩”的窘境。
美国大豆协会警告称,若是这一局面持续下去,大豆产业直接损失可能高达40亿美元,连带其他产业的影响损失则高达180亿美元。
![]()
(特朗普)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多个贸易团体也多次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寻求和中国谈判,并向美国农民伸出援手。大豆种植商表示,只要中美一天无法就大豆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就会被逐日蚕食,甚至现在一些绝望的农场主甚至不得不将大豆搅碎扔回地里。
而特朗普这边,在和中方展开谈判的同时,也试图寻找新的出路,将大豆卖给其他需要的国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采购规模,都无法与中国市场匹敌,更何况特朗普还满世界加征关税,在贸易合作上更难达成协议。相反,对中国来说寻找新的供应商却容易得多。
此外,特朗普还承诺未来十年向农民提供超600亿美元的补贴,然而这笔补贴最早也得到明年六月才能领到,这种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措施,对于缓解农民焦虑,解决大豆问题没有任何的效果。
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在大豆问题上保持坚定立场,其实是中国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我们也知道,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大豆作为主要油料和饲料原料,稳定供应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高度依赖美国大豆,这本身就存在战略风险。现在美方主动把大豆问题摆到谈判桌上,反倒给了中方一个调整的机会,让中方有机会减少从美国买大豆的量,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多元化采购,就帮助中方有效分散了风险。
而且巴西、阿根廷和中国没那么多复杂的地缘矛盾,不会动不动就把大豆当筹码,跟它们合作,大豆能稳稳地运到国内,不用整天担心断供,能让中方更加安心和有保障,所以这也是中方应对不确定性,掌握主动权的重要一环。
![]()
(美国大豆滞销)
最重要的是,当初是美国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现在想在大豆问题上让中方让步,不能光靠嘴说,还得有实际行动,比如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别再搞贸易保护那套。中方早就说过,打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豆农的大豆卖不出去,得靠政府补贴过日子;中国企业买不到便宜大豆,成本上涨又得转嫁给消费者,最后两边都吃亏。
所以,中方的想法很简单:不是不想跟美国合作,而是合作得讲规矩、讲平等。如果美方真的想解决大豆问题,就得放下居高临下提要求的态度,取消加征的关税,用实际行动证明愿意公平谈判。
而中方在大豆问题上的坚定态度,本质上是在守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更是在维护平等合作的国际贸易原则,毕竟只有互相尊重、互惠互利,贸易才能长久,双方才能都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