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论坛提问,中国擅自发射那么多卫星,凭啥不经过韩国的同意?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每隔90分钟,中国空间站就会绕地球一圈,可以说,中国是整个亚洲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最好的,也是发射卫星最频繁的国家。

甚至在现在的中国,每隔半年就会有一颗神舟号飞船成功升空,并且中国的空间站已经连续1190天有人驻留了。



但是俗话说的好:“树大招风”,中国发展的太快也是引起了其它国家的羡慕、嫉妒、恨,曾经有一个韩国网友在美国论坛上提出了疑问,“中国没有经过韩国的允许,凭什么擅自发射那么多卫星?”

这个提问就让人好奇了,中国发射多少卫星,啥时候还得经过你韩国同意了?



说起中国航天,其实中国航天的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中国在1970年4月24日才把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天,比苏联晚了12年6个月20天,比美国晚了12年2个月23天,比法国晚了4年4个月28天,比日本晚了2个月13天。

在全球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当中,中国只能排在第五位,但是在那之后,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那简直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噌噌的往上蹿。



刚开始只是造一些人造卫星,慢慢的再搞载人航天,直到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杨利伟成了中国第一个太空行者。

再接着就是07年的嫦娥一号绕月,和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登上月球,到了2020年的天问一号就已经可以上到火星了,甚至还带了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转了一圈。



而北斗系统在那时候也建成了,全球定位不用再靠别人,到了2021年天和核心仓也成功上天,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开始从“设计蓝图”进入“在轨建造”阶段。

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突破,更标志着中国空间科学研究从“零散实验”转向“系统化、规模化”。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每隔半年,神州飞船就会上天一趟,并有航天员在空间站内轮班值守,而到了现在神州十九号还在太空中进行着实验。

到了2024年,中国航天在24年全年发射了68次,创下了纪录,更是在这一年,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成功取回“月壤”,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任务。



商业航空也是在这一年开始起步,长征六号改和长征十二号也首飞成功,可重复使用技术开始应用,截至24年,我国卫星数量总数超970颗,其中包含导航、遥感、通信等。

到了2025年,我国的航天工程从开年开始就是热火朝天的,1月3号捷龙三号从太原基地发射升空,是中国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具备“一箭多星”的发射能力,更是将单位载荷的发射成本降低到了每公斤1万美元。



紧接着到了4月份,神舟12号载人发射,带着航天员去到空间站换班,5月份Ceres—1刚从海上发射四颗卫星,紧接着在5月17号LandSpace的甲烷火箭又送了六颗卫星上去。

再往后,7月份天舟九号上去给空间站送补给,8月份国网宽带卫星组网的第八组、第十组也是通过长征八A和长征五B接连多次发射上天,长征十二号发射互联网卫星,力箭一号带拉丁美洲载荷完成首飞等等。



截止到目前,我国在2025年的发射次数已经超过了50次,载荷超140个,跟去年这时候相比翻了个倍。

而这些成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这都是靠着实实在在的自主创新和自力更生得来的,还有那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研究和攻克各种难题,才能做到这样的成就。



其实韩国在航空航天方面起步也比较晚,到了1992年第一颗卫星才上天,但是那会还不是自主研发,是靠的国际合作才上去的。

要说韩国真正自主研发的火箭出现的话,那得到2020年了,“世界号”火箭就是他们的主力,第一次试飞是在2021年,然后失败了。



直到2022年6月份的第二次才成功从高城郡发射性能验证卫星,而真正让韩国跻身自主发射国家行列的,是到了2023年“世界号”第三次发射的成功。

再往后的23年、24年和今年25年,韩国的在轨卫星总数在44颗左右,但主要还是用于地球观测和通信。



而韩国的宇宙航空厅KASA是在2024年的5月份才成立的,并规划2032年实现无人登月、2045年完成火星探测的目标,甚至还提出了“要让韩国在2045年跻身全球前五航天强国”的目标。

在2025年KASA的预算在9649亿韩元,也就是大概48.8亿人民币,比去年涨了27%,主要就是用于投资创新研发和新产业。



KASA

在今年2月份,韩国KASA和美国NASA合作的SPHEREx空间望远镜演示,是全球首创的全天红外巡天。

并且KASA目前批准的计划有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KSLV-III设计调整,整合液体推进。而长期的路线图是要在2045年建立月球基地,2035年发射八颗导航卫星。



整体看来的话,韩国在大型液体火箭的发动机和深空探测上还有短板,并且发射频率低、依赖外国火箭,在轨卫星总数才44颗,而中国有超过1060颗。

2025年上半年韩国本土的发射记录空白,而中国同期有30多次,军用卫星虽然在组网,但规模小,覆盖范围也非常有限,虽然KASA也在推动私营航天,但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产业链远不如中国成熟。



两个国家对比下来真是天壤之别,而那个韩国网友在美国论坛上问的问题听着就想笑,卫星发射本就是各国自己的事,只要遵守外空条约,同志联合国就行了,用不着谁批准。

联合国在1967年外太空条约当中规定,和平利用太空,主权国家自由活动,中国的每次发射都是合法合规的,而韩国网友的这个问题,也是充分暴露了对国际规则的不了解,也有可能是看到中国频繁的发射火箭,嫉妒、眼红了吧。



归根结底,中国发射那么多的卫星,是因为有技术、有需求更有底气,有人嫉妒那就说明中国做的好,只要继续保持这种势头,未来在太空中,中国的声音会更响。

韩国的网友与其在网上无能狂怒,不如想想自己国家怎么才能追上中国,哪怕是想想办法,努努力跟上中国的脚步不是也算?



信源:央视网 20天造一颗 中国在轨卫星超900颗

信源:国家航天局 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



信源:新华社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桂系007
2025-11-05 23:52:21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讯崽侃天下
2025-11-05 12:45:56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圈圈
2025-11-06 00:10:53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风过乡
2025-11-05 07:57:59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风信子的花
2025-11-05 12:17:08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2:48:07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1-05 09:21:59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懂球帝
2025-11-05 10:50:10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兴化论谈
2025-11-04 15:01:58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大国纪录
2025-11-05 16:21:47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阿泰希特
2025-11-05 11:05:33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Ck的蜜糖
2025-11-06 04:10:07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晓艾故事汇
2025-11-02 17:54:57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6:29:43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我爱英超
2025-11-05 07:22:05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懂球帝
2025-11-05 23:01:40
2025-11-06 05:36:49
桑启红原
桑启红原
运动带来健康,青春挥洒激情
7213文章数 2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