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影视圈突然炸锅。
不是哪位明星塌房,也不是哪部剧扑街。
而是一部已经爆火两年的神剧《繁花》,居然掀起了“编剧争议大风暴”。
![]()
更让人瞠目的是,这场风波越扯越大,不仅牵出了王家卫,更波及到靳东、陈道明、游本昌等一线演员。
一段段录音,一个个对话,把这个原本“艺术至上”的神剧,拉下了神坛。
这场看似是编剧署名之争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隐情?
一、一个没名的编剧,揭开了“艺术迷雾”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位名叫程骏年的编剧(网名“古二”)。
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一方面,他身患渐冻症,身体每况愈下;
另一方面,他曾参与了《繁花》剧本创作,却最终连署名都没捞到一个,只在片尾滚动名单里挂了个“前期责任编辑”。
![]()
可他并没有就此咽下这口气。
2025年9月,他在网上发长文,甩出多段录音,句句指向《繁花》的真正创作内幕。
他说,自己才是那条主线剧情的“第一个搭建者”,是他亲手铺出了那个90年代上海风云变幻的股市世界。
![]()
为了写好剧本,他花钱采访炒股大户、访问外贸商人,几乎把自己掏空。
可剧组给他的身份却很模糊——既是编剧,又是助理,还得煎牛排、洗碗、挡酒。
每天工资3000块,干的是五份工。
病倒了,想请个假,换来的却是导演一句冷冰冰的质问:“你到底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这句话,不光扎心,更像一记耳光,打醒了这位编剧。
二、录音曝光,“神坛人设”开始塌了
一开始,网友们对这个“无名编剧”的指控还半信半疑。
可接下来放出的录音,才是真正点燃了舆论。
这些录音,有的是剧本讨论会议,有的是饭局私聊,甚至还有切菜时的厨房对话,音质清楚,身份明确。
![]()
关键点来了:
- 有一段录音里,导演王家卫亲口说:“她(秦雯)写感情戏行,主线不行,得让古二先搭骨架。”
- 另一段录音里,编剧秦雯反复让程骏年“写简单点”,因为她自己听不懂商业情节。
也就是说,《繁花》里那些精妙的股市商战、外贸线、复仇伏笔,其实可能都不是秦雯一手写的。
![]()
如果只是技术分工,那也没啥。
但问题是——最后挂名的“唯一编剧”却是秦雯。
而且她还一纸律师函反咬程骏年诽谤,丝毫不承认对方的贡献。
这波操作,直接把秦雯送上了“吃人血馒头”的舆论高地。
可事情,还没完。
三、意外爆出的八卦,把靳东和陈道明也拖下水
如果只是创作纠纷,那也不过是圈内恩怨。
可偏偏,那些录音里,不光谈剧本,还聊起了同行。
![]()
比如某段聊天中,王家卫随口提到想找陈道明来演戏。
本是正经话题,结果秦雯直接“开炮”:
- 吐槽陈道明推荐过她一些“自己都没读过”的深奥书籍。
- 嘲讽他“表面文雅,实则装腔作势”。
- 顺带还把靳东拖出来,说他俩“都爱显得有文化”,还补了一句“都是北方人”。
这下彻底点炸了评论区。
网友炸锅:“陈道明又做错了什么?”
——不是他捧红的你吗?
秦雯入行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陈道明监制的《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之后几部爆剧,他也都有参与。可以说,陈道明曾是她的“贵人”。
![]()
可她转身就当着别人的面笑谈这位老前辈,甚至连“敬语”都懒得用。
至于靳东,被连带蹭了几下,虽然没回应,但粉丝也替他鸣不平:“好好讨论剧本不行?非得在人背后扎刀子。”
录音越听越多,质疑越烧越旺。
四、游本昌也被“评价”?王家卫的“人情冷”彻底暴露
更让人意外的是,录音中还提到了另一位德艺双馨的老戏骨——游本昌。
他因在《繁花》中饰演爷叔再次被大家喜爱,颁奖时还谦虚表示“机会留给年轻人”。
![]()
可秦雯却私下说:
- 游老师“立人设”。
- 发佛教感悟,是“装样子”。
- 和他聊天“太无聊了”,甚至要助理半小时后“把她救出来”。
这是什么态度?
一位84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演戏,不抢戏不作秀,最后却被这样说。
而王家卫则一边点头,一边安排程骏年“找个理由”让秦雯脱身。
从这个细节里,网友们看清了一个现实:剧里讲人情冷暖,剧外却是人情冷漠。
五、“艺术至上”的幌子,遮不住现实的冷酷
王家卫一直是“艺术至上”的代表人物。
他拍电影的风格,就是那种“慢工出细活”。
![]()
拍《阿飞正传》,拍到投资人破产。拍《花样年华》,梁朝伟被迫吃几十碗云吞。
到了《繁花》,拍了整整六年,胡歌从单身拍到当爹。
但问题是,这种“高标准”在对待明星时,是锤炼;在对待普通编剧时,却成了压榨。
程骏年不止一次地说过:
- 他不仅要写剧本,还得做饭、记录、应酬。
- 他曾请求停工休息,换来的却是质问。
- 他提出署名,被轻描淡写地拒绝。
而王家卫却在录音里说:“又能写又能干,还便宜,挺值。”
这一句,把外界对王导的敬意,瞬间打碎了一半。
六、如今真相未明,观众信谁?
这场风波发酵至今,剧组回应苍白,只说“尊重每位创作者”。
可该署名的没署名,该承认的也没承认。
反而是秦雯打起了官司,说程骏年造谣。
![]()
问题是,录音实实在在,人名对得上,身份也明确。
观众不傻。
大家都在问:
一个身患重病、低薪跑腿的小编剧,图啥?
他要流量?他有多少粉丝?
![]()
他要钱?他早就病倒,连工作都干不了。
他要名?他只想在片尾留个署名。
一部剧,火了演员,捧了导演,奖项一大堆,光环四处飘。
但那个幕后写剧本的,却差点连个名字都留不住。
讽刺吗?
非常讽刺。
结尾 · 没有温度的创作,终究会凉
录音事件只是个开头。
![]()
背后涉及的,不仅是署名权、人格尊严,更是整个影视行业对底层创作者的态度。
导演是大神,演员是明星,编剧就该是工具人?
如果创作的过程没有尊重,没有公平,那再高的豆瓣评分,又有多大意义?
现实已经摆在眼前:
《繁花》可能还在领奖,但“人设”已经开裂。
![]()
程骏年的故事,是影视圈的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里,映出的是创作人的真实处境,是权力游戏下的沉默牺牲者。
而秦雯与王家卫的言行,则是另一种**“表演”**——台前温和,背后傲慢。
这出戏还在继续,但很多人已经不想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