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赛季的风还没吹起来,广东男篮的外援补强问题就成了坊间热议的话题,赛季还没开始,朱芳雨和杜锋这对老搭档,似乎就已经踩了点“铁板”,第四外援补强,再次陷入了彻底被动的僵局,球迷苦等一个靠谱“备胎”,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地鸡毛,这剧情确实让老广东球迷直呼上火。
其实对广东队来说,今夏在外援市场操作力度不能说不猛,重金签下了林奎因、特雷弗林,还和广州队做了笔“换麦考尔”的交易,毕竟前几个赛季广东在小外援上吃过亏,这次朱芳雨显然更谨慎,结果反倒搞得总薪资空间捉襟见肘,想花大钱买萨姆纳,结果四川那边死卡优先权,球员本人坐地起价,一通操作下来,广东只能望球兴叹,现实就是钱和政策双重打击,谁都懂“预算有限,中看不中用”。
这时候问题来了,说谁是广东队的“计划B”,答案很长一段时间都指向了吉伦沃特,去年这哥们虽然36了,年纪不小但体能还在,最关键的是他就是个纯得分机器,上赛季场均25.9分,说白了就是广东在场上的最稳定输出,关键时刻能把球权交给他让他单干,这种角色在CBA很稀缺,尤其广东队一直靠快节奏冲击和团队配合,偶尔也需要一锤定音的人物,吉伦沃特恰好就是大杀器,只不过年纪大了,体能上可能要提个警钟。
![]()
结果现实又啪啪打脸,正当球迷们觉得吉伦沃特至少能兜个底时,人家转身宣布加盟PLG联赛,新赛季铁定不会回CBA,这下广东第四外援问题真的成了公开悬案,备胎没了,后路断了,朱芳雨和杜锋的筹码顿时清零。
你说有个萨林杰能不能顶住,理论上萨林杰进攻端很能打,北控那几年数据也漂亮,可问题是,这人负面消息挺多,什么“态度不端正”,什么“训练懒散”,这些年流出的瓜也不少,广东新赛季讲究无限提速,往上快冲,这打法就不是特别适合萨林杰那种依赖阵地消耗、节奏较慢的内线大杀器,况且崔永熙和焦泊乔来了以后,广东明显要堆外线、提升整体活力,萨林杰要是适应不了,那风险真不小。
更别说麦考尔和奎因了,前者价格也不低,实力说白了就是平替,不是那种古德温、威瑟斯庞、布朗级别的绝对主力,别说广东争不争冠,能不能扛起单核还得打一串大大的问号,至于奎因,完全是个X因素,新人首次打CBA,水不水真说不准,谁还没见过上赛季广东“水货小外援”翻车现场,这事儿谁敢保证。
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外援池子实在枯竭,萨姆纳要价高走不通,吉伦沃特彻底离开,想找又能护框、又有尺寸、还能兼顾机动性的大外援,说实话,放眼整个CBA都不多,朱芳雨和杜锋真不是不想补,是市场给的选择太少了,你想摆烂压低阵容下限,广东历来不玩这套,什么操作都顶天算是保底四强,但真要夺冠,指着这一套,按现在配置,碰到辽宁、浙江,很难说不被血压拉满。
![]()
站在球迷视角再看,广东队这两年已经走了不少老路,重用大外,追求即战力,但总是想一箭双雕兼顾速度和厚度,往往两头都扛不住,这次又因为资金、政策和市场三个钉子一起扎进脚底下,养成“低配争冠”其实赌性太大,上限不高下限还时刻掉线,吉伦沃特要是能留队,哪怕是个保险,出了问题还能兜底,现在直接逼着杜锋只能毕其功于一役压在萨林杰身上,一但盾没了,矛再强也不顶用,这种操作,其实没啥安全感。
总的来看,广东在外援储备环节这波彻底吃了个“夹生饭”,吉伦沃特出走让朱芳雨和杜锋没了下限兜底,前段时间靠的一线操作和眼缘选人,现在各路人马都坐地起价,只能挖掘市场“盲盒”,再不济也要补进个能护筐、能防守、尺寸够的蓝领用命撑场面,否则争冠路上局面难说理想,说广州、辽宁这些队也不是没过这种坎,关键是应变能力和补强速度说话,广东队曾经靠全华班照样杀进决赛,管够韧性,但这回运气和眼光再差点,真就要靠杜锋和队员们自己填坑。
未来怎么走,广东还得看外援怎么补,不管市场多难受,球队底线得稳住,争冠从来不是靠谁孤胆英雄,吉伦沃特时代过去了,新的补强如果还拿不下来,怕是广东球迷这赛季只能一边点赞一边“对喷”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