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这波,真的把中国市场放冷板凳上了。9月27日,《暴风圈》已经播到第6集了,人家不仅没道歉,还继续宣传。你说她损失吗?当然有,据说损失超过2亿人民币,但全智贤宁愿不挣这钱,也不松口,这到底是为什么?
她的ins上,动态还停留在宣传《暴风圈》,硬是一点反思的迹象都没有。国内观众集体抵制,她的一些代言物料被品牌下架,但合作合同呢?大部分品牌压根就没撕,还是那个意思——先装个样子,下架宣传,实际完全没断绝关系。你品,你细品,这就说明这些品牌打的是临时公关牌,坐等风头过去。
![]()
韩国媒体更离谱了,直接集体跳出来替全智贤辩护。23家媒体啊,几乎众口一词。他们说什么辱华情节是虚构的,中国观众“玻璃心”,过于敏感;还说我们国内没版权,是偷偷看的,反倒把锅甩回观众身上。这种逻辑,我真是无语了:所以借着他们的说法,只要通过非官方渠道看了,他们觉得我们连评价的资格都没有?这是不是太双标了一点?
![]()
还有人问,全智贤怎么就不道歉呢?明摆着,大概率和韩国国内环境有关。现在韩国反华情绪高涨,民族主义这股子劲儿在那拱着,而全智贤的生活重心和基本盘全在韩国。如果她站出来道歉,那等于哪边都讨不好,韩国国内一定骂得更狠。她选了保住本地市场,牺牲国际市场一些份额。你说心疼吗?这两亿人民币损失,肯定心疼,但这种强硬态度背后,路数也很清晰。
![]()
至于那些国际大品牌,为什么就是不撕合同?原因也挺扎心。中国市场固然重要,可你想想它们更大的盘子——全球市场。撕了合同就等于得罪海外消费者,这账它们早就算好了呀。而且有品牌方还发现,抵制全智贤的大多数人,并不是自己的主力消费群体。换句话说,顶奢品牌觉得这群人不是自己的买家,嘴上喊喊抵制,很快大伙就忘了这事。所以在它们眼里,熬过去就行,没必要破坏长远利益。
![]()
而韩国媒体这波集体反击,更像是背后有资本力量推着走。撕裂舆论,转移责任,稳定舆情,这一套流程,它们玩得门清。但说到底,谁更吃亏?当然是中国市场的粉丝和消费者。你说气不气!

这种情况,真该让咱们多长点志气,从中国市场直接再见掉全智贤。但说真的,不光是她,还有合作的品牌也值得提防。有些品牌摆出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吃中国的饭但心里看不起中国人。既然他们觉得我们不会长期记仇,那我们就别入他们的手续费,把机会留给更尊重中国市场的品牌吧。
![]()
有人说这次抵制没啥用,我觉得可不是。虽然暂时没看到全智贤或者迪士尼有所缓和,但对于以后类似事件是一种警钟吧。全球影视公司和艺人只要牵扯到中国问题,得掂量掂量别学吃饭砸锅那套。我们没那么容易让步,用个俗话讲,这次虽说只赢了局部,但能积累耐力。不理会规矩的人,终究会边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