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申花迎来首个外教斯托依科夫,随后安杰依、墨里西等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申花始终没能再拿冠军,甚至在99赛季仅获第5名,饱受诟病。
郁知非换外教是为让申花领先一步,为何不如人意?
要回答这问题,得先弄清他为什么坚持选择外籍教练。
最大因素莫过于急于出成绩,急于表现!
一、为何放弃徐根宝
96年在竞争中输给万达,虽是亚军但包括郁知非在内的诸多领导,对此都不满意。
足球作为上海城市名片,怎么能从巅峰滑落下来?
拿不到冠军,跟当时从上而下制定的目标完全相反,是不可接受的。
![]()
郁知非深知这点,也明白徐根宝已做了三年主帅,再想突破很难,于是便有了换教练的想法。
但土帅水平明显高于根宝的也不多,不如一步到位请外教。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郁知非认为外教水平肯定高。
再说当时甲A虽有外教,但不多。拿亚军还下课的更少,也符合“领先一步”口号。
总之郁知非认为外教一定能在最短时间内给申花带来新变化,能重夺冠军。
唯有根宝离开,申花才能立竿见影出成绩。
此外还有一点,根宝家长式作风已渐渐引发球员不满,再这么下去更衣室可能失控。
众所周知,根宝的执教风格很强硬,这点类似弗格森,必须100%服从他。
但徐根宝又没老爵爷的队内地位,球员未必服他。
94年,申思、祁宏、吴承瑛、谢晖等不过初出茅庐,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顶撞,可到了96年呢?
冠军成员,当红足球明星,会缺下家?
球员心态变化,可根宝依旧我行我素,能没矛盾?郁知非能不知道?
![]()
要教练还是要球员,这题不难选吧?
从这方面看,徐根宝也得走,他已经没有留下的基础了,一切水到渠成。
二、外教无法复制成功
在郁知非操作下,97-01年满眼外教,但想要的成绩却始终等不来。
为何事与愿违?
很简单,郁知非犯了好几个错。
1.频换外教,战术没有延续性
根宝强调“抢逼围”,但外教不爱,他们强调传控配合。
风格突然改变,球员哪能这么快适应?
所以斯托依科夫成绩不佳,本属正常但郁知非无法接受,换安杰依。
98年成绩依然有起伏,又换墨里西。
拿到足协杯冠军后,又觉得墨里西有时不便于管理,态度有问题,再换。
其实墨里西很有水平,但郁知非这个外行偏要插手,俗称外行管内行。
结果来了个名气很大,却刚愎自用的拉扎罗尼,下场可想而知。
00赛季又从巴西风改走南斯拉夫风,但彼得洛维奇和佩特科维奇各带队一年,成了四不像风格。
![]()
说白了,97-01年郁知非在不停地自我否定中转圈,急于出成绩给人看,让他成了无头苍蝇,哪还能沉下心?
这5年他明显违反足球规律,但这不在郁知非考虑范围内,他只想要成绩。
2.不重视队伍建设,实力只减不增
记不记得98年申花在圣保罗建青训基地?
说得好听,有实际效果吗?
郁知非急要成绩,哪等得了?
不但忽视梯队建设,即便主力阵容也没好好规划。
在成耀东和刘军年龄增大;范志毅和谢晖先后留洋;朱琪转会后球队实力下滑。
但郁总补充了谁?
是卞军和忻峰这对哼哈二将?
还是霍智宇、李扣成这对蓝领中场?
事实是从范志毅离开到杜威冒出来,申花就没靠谱中卫。
至于外援,兰科维奇已是顶流,有过属于申花的内梅切克吗?
![]()
郁总老盯着主帅,何曾想过队伍建设?
或许他觉得主帅是球队舵手,抓住这个牛鼻子即可万无一失。
可他想过没,他却是整个申花的舵手。
急功急利终究是会迷路的。
当年的郁知非犯了这两个大错,所以冠军只能在梦里。
但话说回来,当年的环境确实也容不得他慢慢来,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压力。
要怪也只能怪他是个足球外门汉。
三、总结
其实,申花从95年后一直在各种问题里不停兜圈子,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建队目标。
这背后或许跟股权几度更改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投资方缺乏战略眼光。
困难时大肆卖球员,富裕时大肆买球员,却从没考虑过究竟该不该这么做。
折腾这么多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申花”这两个字没消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