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加坡多地被曝出现神秘紫色“闪电球”,画面曝光后引发关注,同时也引起了质疑。
9月19日,有网民拍到紫色球体在路上弹跳,4次发出“闪电”的噼啪声后消失。
![]()
![]()
20日,又有网民称目击到球体盘旋发出明亮光芒,身后留下一条烟雾尾迹;21日,还有网民在公园看见另一个紫色球体漂浮并在草地上弹跳。
![]()
![]()
不少网民猜测这是罕见的“球状闪电”,但也有网民怀疑视频是人工智能生成。
对此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表示,这些奇异光亮并非由任何气象现象引起,详情正在调查。
据了解,球形闪电是一种罕见且神秘的自然现象,属于闪电的特殊形态,通常以发光球形等离子体的形式出现,区别于普通闪电的线性放电。
由于球形闪电观测难度大(全球年均可靠观测案例不足100 例),且难以在实验室完全复现,目前其形成原因未知,最受大众认可的为等离子体束缚理论。
这种闪电多伴随雷暴发生,尤其在普通闪电击中地面、树木或建筑物后,常见于室外(如开阔地、森林),也可进入室内(通过窗户、门缝),极少数案例发生在高空。
需要提醒的是,球形闪电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可能造成冲击伤、烧伤,或因电磁脉冲电击人体,也可能引燃易燃物(如窗帘、纸张),或破坏电器设备引发二次事故,如果真的遇到了,切记第一时间远离。
科学小词典:球形闪电
球形闪电(Ball lightning),俗称“滚地雷”,是一种发生在雷暴天气中的神秘自然现象。它并非普通闪电,外观呈明亮的圆球形或近圆球形,直径通常在15至40厘米之间,但也有极微小或异常巨大的目击报告。其颜色多样,常见橙色、红色,也有黄、蓝、绿、紫等色彩,甚至可能变色。
它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其运动行为:能以约每秒5米的速度飘飞,路径难以预测,可逆风而行、悬停,甚至能穿过门窗缝隙或沿导线滑动。球形闪电的寿命很短,通常持续几秒至数分钟,消失时可能无声或有爆炸声。
其形成机制仍是物理学谜题,有理论认为它是高温等离子体、汽化元素(如硅)氧化的结果,或与电磁场有关。2012年,中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球状闪电并记录其光谱,发现其含有铁、硅、钙等土壤常见元素,为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
球形闪电具有破坏性,能烤焦树木、损坏电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雷雨天气时应紧闭门窗,若遇球状闪电应轻轻避开,切勿触碰。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