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深秋,一则爆炸性新闻传遍北京功德林监狱,毛主席要特赦战犯了。郑庭笈心里发毛,压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幸运眷顾,他压低声音,悄悄问杜聿明:“我算不算顽固派?”
此前,郑庭笈做了什么事情,面对特赦的好消息显得这么没底气?
![]()
事实上,郑庭笈的担忧纯属多余,比起同样关押却“屡教不改”的黄维等人,他的表现已经算优秀了。解放战争中,郑庭笈被押到北镇收容所,本以为等待自己的是酷刑和死亡,可管理人员细心体贴,态度尊重。
范汉杰、李仙洲等高级将领还能单独住房间,有专人送饭,甚至可以自由走动聊天,这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郑庭笈开始重新审视共产党人,也渐渐明白自己不会被杀,管理人员希望他写信劝降正在华北战场的郑挺锋,他提起笔,一气呵成写下《敦劝书》,讲了自己的被俘的经过、共产党的优待政策,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
这封信在《东北日报》全文刊登后,在国民党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林彪听说后都很高兴,下令在国民党军中大量散发,连傅作义都被这封信感动了。
心怀真诚,郑庭笈很快成了改造标兵,后来还担任学习小组组长、生活管理委员会委员、俱乐部主任。林彪、罗荣桓对他刮目相看,专门嘱托手下人要好好照顾他。
![]()
1959年秋天,要特赦的消息传来,大家高兴坏了,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感谢毛主席的恩德,但究竟谁会接到这波幸运?
郑庭笈仔细算了算,自己被俘多年,时间够了,但“真正改过自新”这一条,算符合吗?虽然他积极改造、表现不错,但偶尔会发牢骚、对管理人员态度不够好。这些小毛病,会不会成为大障碍?
郑庭笈越想越担心,忍不住问了杜聿明:“我算不算顽固派?”这哪算问对人?杜聿明本人一开始就是有名的“顽固分子”,态度不服气,还发誓要对抗到底,直到学习改造后才明白是非黑白。
见朋友这样问了,杜聿明回答说:“不知道啊,我只知道自己罪大恶极,肯定轮不到我。”12月4日,特赦令正式发布,郑庭笈、杜聿明、王耀武、末代皇帝溥仪等33人,获得首批特赦。
12月14日,周总理亲自接见了这些“幸运儿”,走到郑庭笈面前时还说:“你是当标兵的!”然后主动伸出了手。眼见自己被认可了,郑庭笈激动不已,紧紧握住总理的手连声说:“感谢总理!感谢总理!”
![]()
为了让这些特赦人员融入新社会,周总理先安排他们到京郊插队劳动,1961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又被任命为文史专员,负责总结整理历史事件。
郑庭笈撰写特别认真,详细记录了忻口会战、昆仑关战役、缅甸远征等重要战斗的经过。
工作是解决了,郑庭笈还面临着一个心结,就是半路分开的婚姻。早在1957年,不想让孩子们受父亲战犯身份影响,妻子忍痛提出了离婚,这件事,周总理也记在心上。
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有关部门开始为这对夫妻复婚创造条件,妻子被调到政协打字,工作人员还巧妙安排郑庭笈去送取材料,1961年4月19日,两人正式复婚了。
![]()
因为真心改过,所以获得新生的机会,与其说这是幸运,不如说这是自己的明智选择。
参考资料:《国民党中将郑庭笈之子讲述父亲特赦后的晚年生活》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