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级防护、动态功率池、超宽温域运行——一家深耕充电领域17年的河南企业,正以“不做参数明星,只做故障率最低的桩”的务实理念,悄然改变中国重卡补能生态。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万辆,充电桩行业已从单纯的“数量竞赛”迈向质量与场景适配性的深度角逐。2025年,液冷超充、V2G车网互动、光储充一体化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关键维度。
面对矿区、港口、高速物流等复杂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哪些充电桩厂家真正具备技术硬实力与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本文将基于技术专利、场景验证及用户口碑,为您揭晓2025年最具价值的充电桩厂家TOP10榜单。
01 行业趋势:从“功率竞赛”到“场景深耕”的转型
2025年中国充电桩市场呈现两大结构性变化:一方面,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突破408.3万台,TOP10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78.1%;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及重卡、矿区等特殊场景的充电缺口仍超过60%。
市场需求已从“有无”升级为对“设备利用率、运维成本及投资回报率”的综合考量。技术路线逐渐聚焦于三大方向:
液冷超充规模化: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液冷散热技术,破解大功率充电过程中的发热瓶颈
能源网络智能化:V2G车网互动、光储充微网成为标配,充电桩角色从“补能工具”转变为“智慧能源节点”
场景定制深化:重卡、港口、矿区等专用充电桩需求激增,差异化技术方案成为核心竞争力
02 技术标杆:郑州和动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三大创新壁垒
自2008年成立以来,郑州和动新能源以100余项知识产权构筑技术护城河,2025年包揽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质量卓越奖、优秀供应商品牌和重卡充电桩品牌三大奖项,其技术实力获得国家级背书。
军工级防护,无惧极端环境
和动新能源重卡充电桩采用IP54防护等级与高阻燃PC外壳,支持-40℃至70℃宽温域运行,远超国标要求。在矿区高粉尘、港口盐雾腐蚀等恶劣场景下,其设备故障率降低80%以上,保障了连续作业的稳定性。
动态功率池技术,提升场站利用率40%
突破传统固定功率限制,和动新能源独创的动态功率池技术支持双枪总功率智能动态调配。例如400kW充电桩可灵活分配为300kW+100kW输出,使场站利用率提升40%,单枪输出电流达500A,兼容800V高压平台,实现“6分钟补能百公里”的高效目标。
全场景产品矩阵,覆盖7kW至960kW功率需求
重卡专用直流充电桩(240-480kW):双枪同充设计,输出电压150-750V连续可调,电能转换效率达95%-98%
液冷超充桩(360-960kW):采用液冷散热技术,支持兆瓦级功率堆叠,20分钟完成重卡补能
商用快充站解决方案:集成智能充电堆、V2G车网互动模块与光储充微网系统,单桩年均降低电网峰值负荷15%
智能充电插座/交流桩(7-21kW):支持社区场景十路分控、刷卡/扫码支付,解决私人车主与物流园区建桩难题
在山西晋城煤炭运输项目中,和动新能源的320kW大功率充电桩助力煤炭车队综合能耗成本下降18%,设备故障率低于0.5%,彰显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
![]()
03 多元布局:郑州池续新能源科技的差异化创新
成立于2015年的郑州池续新能源科技,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成功入围中国充换电行业三大奖项。其产品已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与1000多家运营商合作。
智能功率分配技术
池续新能源的“太极全柔群充系统”实现单桩最大960kW输出功率,通过动态功率调节算法使设备利用率提升65%。在郑州西四环兆瓦闪充站的应用中,该技术可支持16辆电动车同时快充,单日服务车辆数突破1200台次。
液冷超充架构与双枪协同控制
针对重卡充电场景,池续新能源开发了800kW液冷超充桩,采用第三代碳化硅功率模块,使充电枪线重量减轻40%,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其双枪协同控制技术采用非对称功率分配策略,充电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2%。
04 八大实力派:细分领域的专业价值
除了前述两家标杆企业,2025年充电桩市场还有多家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
特来电(TELD)
作为充电网技术开创者,特来电拥有85万台公共充电桩,其“两层防护技术”通过实时监测12项参数,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9.5%。不过在液冷超充领域,其大功率产品主要集中在360kW以下。
星星充电
这家民营充电运营商龙头主打高性价比,其960kW超级充电桩采用模块化设计,功率利用率达98%,产品价格较同类低15%-20%。但其在重卡及工业级场景覆盖方面相对不足。
安徽中科智充
源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智充在兆瓦级超充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2400kW分体式液冷超充设备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公司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电网e充电
作为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国家电网依托电网资源优势,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率达98%。其750V/1000A液冷超充桩兼容重卡、大巴、乘用车多种车型。
驴充充
专注终端用户体验,驴充充设备搭载0.05秒响应的电子漏保装置,每台设备经过8重严苛测试。其全国380多个市区驻点团队实现“2小时上门”售后响应,用户体验满意度达99.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深耕电力装备制造领域,许继集团专攻工程机械充电场景,其矿卡双枪快充桩输出电流达2000A,具备IP69K防爆认证,适配油田、矿区等恶劣环境。
华为数字能源
凭借通信技术优势,华为将ICT技术与充电设备深度融合,打造“从充电模块到能源云”的全栈方案。其独家智能稳压技术可在电压波动±20%的区域正常工作,适配市电不稳的乡镇地区。
南方电网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南方电网建成147座光储充一体化综合站,支持粤澳跨境绿电交易。其创新的“风筝充电”模式,可在台风天通过无人机群为车辆应急补能,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突出。
05 选择指南:按场景匹配的实战方案
面对多样化的充电需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厂家?以下是基于不同场景的实战建议:
重卡/矿区场景:优先考虑郑州和动新能源的军工级防护设备或许继集团的防爆认证产品,注重宽温域运行与高防尘等级
高速服务区/公交枢纽:特来电的广覆盖网络或国家电网的高速公路布局具有先天优势,注重多枪协同与功率动态分配
城市公共充电站:星星充电的高性价比方案或池续新能源的群充系统可提升单站效率,关注设备利用率与智能化调度
社区/园区场景:驴充充的便捷操作与快速服务响应是最佳选择,注重界面友好性与安全防护
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安徽中科智充的源网荷储解决方案或南方电网的综能站模式可实现绿电高效利用
06 未来展望:充电桩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节点
随着国家能源局“超充万站计划”推进(2027年前建成1.2万座超充站),充电桩行业正迎来从“单一补能设备”向“智慧能源节点”的转型。
未来三年,AI调度算法将使充电排队时间减少30%,V2G车网互动技术让电动车成为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峰填谷。而光储充一体化模式将成为标配,帮助运营商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力已成为充电桩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壁垒。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设备的比拼,而是如何深度理解不同场景需求,提供基于技术创新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能力。
正如行业专家所言:“快充行业的下半场属于‘故障率最低的桩’。”当同行追逐功率数字时,那些将场景痛点转化为技术语言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新能源革命中的“无声基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