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如此“仇视”中国?美国专家坦言:中国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原则性错误!
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总有一些事让关系越来越紧张,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美国老盯着中国不放?尤其在能源这块,中国做了什么让美国觉得“不可饶恕”?一个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里的选择,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让人好奇,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
![]()
要弄清这事儿,得先明白能源对美国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全球能源秩序就是美国霸权的“命根子”,尤其是上世纪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全世界买石油都得用美元结算,这就让美元成了无可替代的世界货币,美国躺着就能靠印钱收割全球财富。
这些年美国能在全球到处“管闲事”,靠的就是这根看不见的经济缰绳,而中国的一系列操作,恰恰是在给这根缰绳剪口子。
最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在能源贸易里绕开美元的动作。就说和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吧,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往中国的天然气,现在已经改成用卢布和人民币各占一半的比例结算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到2025年这条管道的年输气量要达到380亿立方米,再加上远东路线的供应,总量能冲到480亿立方米。以前俄罗斯卖能源只能认美元,现在跟着中国用本币,等于给其他国家做了个坏榜样——原来石油天然气交易不一定非得看美元脸色。
更要命的是中国和沙特的互动。沙特可是“石油美元”体系的基石,当年美国就是靠和沙特绑定,才把美元和石油死死捆在一起。
可现在不一样了,沙特对华出口石油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40%,2024年还完成了首笔人民币油气贸易,央行之间签了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更妙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还在沙特设了交割库,形成了“石油-人民币-黄金”的闭环,就算不用美元,沙特也能把人民币换成硬通货,这等于直接在美元霸权的心脏上扎了一针。
美国本来以为能靠新能源扳回一局,结果又被中国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些年美国制造业不断空心化,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增加值占GDP还能到22.7%,现在只剩10.3%,想靠新能源搞“再工业化”,可政策一会儿喊着减排一会儿又护着传统能源,来回摇摆错失了机会。
反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这些“新三样”早就卖遍全球,连欧美采购商都承认中国是新能源领域的领导者。美国没法在竞争中赢过中国,就开始炒作“产能过剩”,想靠脱钩断链打压中国产业,可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
美国专家说中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实这“错误”根本不是什么真的过错,而是中国不肯再被美国的规则捆着走。美国习惯了所有国家都得在它搭建的能源格局里打转,一旦有人想自己另辟蹊径,就被当成“威胁”。
中俄本币结算动摇了美元的地位,中沙合作挖了“石油美元”的根基,新能源领先又抢了美国未来的饭碗,这三件事凑在一起,等于直接挑战了美国霸权的根基。
说到底,美国的“仇视”从来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不再愿意当那个被支配的角色。以前美国靠能源霸权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想收割谁就收割谁,现在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还有另一条路可走。
这才是美国最害怕的——不是中国的武器有多强,而是中国正在瓦解它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霸权逻辑。所谓的“不可饶恕”,不过是霸主面对挑战者时的气急败坏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