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赋能未来健康:守护生命质量、延续地球生机【2025浦江创新论坛】

0
分享至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与人口老龄化挑战,“如何守护生命质量、延续地球生机”已成为时代命题。近日,“浦江创新论坛——未来健康板块”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共设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合成生物学论坛、中瑞工程院健康老龄化研讨会、中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合作与发展论坛四大板块,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应对人类健康挑战、守护地球生态平衡。

PUJIANG INNOVATION FORUM

一、科技养老:

极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新范式


1. “科技养老”是老龄化服务体系的核心,非侵入式可穿戴设备与多源数据融合正成为关键突破口。

通过整合非侵入式可穿戴设备、AI驱动的数据分析等技术,科技创新正全面融入健康管理的全流程,涵盖疾病预防、监测、诊断、治疗及康复等关键环节,更将引领居家健康监护与临床诊疗模式的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院士指出,瑞金医院首创“双周期”管理模式来推进慢病管理从“院内单次诊疗”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转型。该模式将患者数据分为医院诊疗周期和日常生活周期两个维度,借助可穿戴设备(RuiWatch)实时监测生活数据,形成“院内诊疗-居家管理”双循环闭环模式。通过“滴滴式”智能匹配技术实现医患精准对接,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

瑞士工程院院士、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副总裁阿兰-塞尔日-波雷教授阐述了“预测医学”的创新理念。他指出,现有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结构性失衡,未来应转型为“持续监测、早期预警、主动干预”的新型模式。他特别强调“科技养老”技术落地的三大关键要素:设备功耗低、数据安全高及用户使用易。他还现场展示了多项用于居家健康管理的非侵入设备技术包括:基于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无创血压监测系统,以及可穿戴式肺部功能实时监测设备等创新成果。

2. 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在于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加速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瑞士工程院院士、瑞士布勒集团首席技术官伊恩-罗伯茨教授强调,不良饮食习惯已成为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亟需转变“食品工业仅负责生产供给”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食品的“疾病预防”价值。他强调,布勒集团的食品产业正朝着“预防医学重要载体”的方向转型。食品企业凭借“营养预防”这一独特优势,能够触达全球数十亿消费者,这种大规模预防性健康管理的覆盖面和实施效率,是传统医疗体系难以比拟的,为从源头降低疾病风险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讯明教授指出,“主动筛查”在慢病防控中具有关键作用。他提出应建立“分级诊疗+移动医疗”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构建“乡村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疗机构”三级筛查网络,同时推广卒中急救地图和移动卒中车等创新模式,从而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并改善患者就医便利性。该模式可有效发挥移动医疗技术的优势,解决传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服务可及性不足等难题。

二、合成生物:

引领绿色制造,强调协同赋能


1. 合成生物赋能可持续未来,引领绿色制造新浪潮。

诺和控股集团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帝斯曼芬美意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产业战略发展高级顾问蒋惟明认为,水解决方案、水产畜牧、食品营养、大宗与特种化学品、农业生物制剂是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全球五大核心关注点。

德国INM-莱布尼茨新材料研究所科学主任、德国萨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新材料科学教授、德国国家科学和工程院院士威尔弗里德·韦伯教授以光控生物智能材料为例,介绍了合成生物学与材料科学的融合未来,有望为精准医疗和组织再生提供更多可能。

美国郎泽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詹妮弗·霍姆格伦教授介绍了郎泽科技利用气体发酵技术将工业尾气转化为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实践,展现出巨大市场前景。

2. 从“生物技术”迈向“生物制造”,必须依靠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赋能。

詹妮弗·霍姆格伦强调,跨领域合作是加速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关键,她们团队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与中国伙伴的深度合作。

丹麦生物创新研究所首席执行官、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系统生物学教授延斯·尼尔森指出,基因编辑技术、自动化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有望进一步降低菌株开发成本,加速推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突破。

蒋惟明指出,“生物制造”相比“生物技术”而言,需要深厚的工程化和工艺放大经验,亟需打造技术端-生产端-市场端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强化长线及战略投资。、

三、传染病防控:

警惕“信息流行病”,共筑“全球健康防护一张网”


1. “热搜”与“热浪”都能放大疫情,传染病防控的主战场已不止于病毒本身。

信息传播、气候变化等已成为传染病流行的新驱动因子,它们不依附于病毒,却正在改写传播速度和地理边界,制造了新的全球健康危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指出,在AI与全球化浪潮下,“信息流行病”(Infodemic)已成为与病原体同等危险的“第二病毒”,呼吁用算法早筛、用科普接种、用跨境合作阻断“超级传播节点”,让真相跑赢谣言,让数据跑赢恐慌。

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副主席,亚欧中东地区主任Nabeel Goheer介绍,气候变化正在重塑传染病的地理分布与传播模式,结核病、疟疾等传统疾病正在向温带地区扩散,中低收入国家往往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威胁。建议将气候数据纳入公共卫生决策体系,识别新兴高风险区域。

2. 病毒防控无国界,唯有“全球一张网”的共治,才能把实验室成果变成全球健康屏障。

当病毒可以24小时随航班穿越大洲,单打独斗的“一国一院”防控模式已宣告过时,只有把政府、社区、企业、融资和监管同时拉进一张跨国、跨部门的“共享共治”网络,才能把防控节奏从实验室级提速到全球治理级。

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副主席,亚欧中东地区主任Nabeel Goheer指出,传染病的防治仅靠科研是远远不够的,融资、监管和社区也必须纳入到这个系统中,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下的严峻健康挑战。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感染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张文宏呼吁,建议以“早期筛查-精准治疗-预防阻断”为核心,通过全球协作与科技创新,为全球终结结核病战略提供中国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指出,WHO将持续倡导通过高质量证据生成、适应性试验设计、全球协作平台和国家主导的研究网络,加速新药、新方案的研发与落地,真正遏制耐药结核的蔓延。

四、科创引领全球协作,共创人与自然健康相处

本次论坛以“守护生命质量、延续地球生机”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生态危机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在养老领域,科技创新正引领行业变革。可穿戴设备和AI等技术手段加速了健康管理向“全流程、全周期”模式升级,并通过食品营养、疾病早筛等多渠道加速“预防为主”理念落地。合成生物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产业化发展应聚焦绿色制造方向,并构建多方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当前亟需突破传统单一主体模式,既要应对信息时代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更要通过多边协作和技术创新寻求突破。总体而言,“全球协同治理”与“科技创新”已成为应对健康挑战、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路径。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业创新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吴文伟、副研究员赵越、助理研究员郑奕、任永飞执笔。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冠积分榜形势:拜仁阿森纳全胜,巴黎皇马遭首败,意甲陷危机

欧冠积分榜形势:拜仁阿森纳全胜,巴黎皇马遭首败,意甲陷危机

懂球帝
2025-11-05 06:37:14
哈马斯:以色列向地道灌混凝土困我们的战士,严重违反协议

哈马斯:以色列向地道灌混凝土困我们的战士,严重违反协议

桂系007
2025-11-04 22:41:12
NBA传闻:若范弗利特仍缺阵,灰熊正考虑交易莫兰特,火箭加入?

NBA传闻:若范弗利特仍缺阵,灰熊正考虑交易莫兰特,火箭加入?

好火子
2025-11-06 02:15:20
中央宣讲团成员,已赴多个省份

中央宣讲团成员,已赴多个省份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22:42:32
心情郁闷时就去瞅瞅李湘的评论区,我简直快要笑疯了。

心情郁闷时就去瞅瞅李湘的评论区,我简直快要笑疯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0-21 01:04:16
内线都快被打爆了,结果快船依然不愿意给首轮秀多些出场时间?

内线都快被打爆了,结果快船依然不愿意给首轮秀多些出场时间?

稻谷与小麦
2025-11-06 02:12:25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熙熙说教
2025-11-05 21:17:49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杨华评论
2025-11-05 23:59:12
比肩阿德和埃托奥,劳塔罗本赛季出战的三场欧冠比赛均有进球

比肩阿德和埃托奥,劳塔罗本赛季出战的三场欧冠比赛均有进球

懂球帝
2025-11-06 05:26:52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05 22:02:55
全都“反水”了!美、韩芯片巨头集体行动,外媒:限制将反转

全都“反水”了!美、韩芯片巨头集体行动,外媒:限制将反转

科普100克克
2025-11-03 23:36:41
千万不要在网上买“这4样”东西,水太深了,看完真后怕!

千万不要在网上买“这4样”东西,水太深了,看完真后怕!

装修秀
2025-10-28 11:55:03
返回台湾!“馆长”强烈安利记者去大陆玩

返回台湾!“馆长”强烈安利记者去大陆玩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6 01:04:03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要超就超美国,电磁弹射版攻击-11亮相?中国隐身无人机航母走在世界前列

要超就超美国,电磁弹射版攻击-11亮相?中国隐身无人机航母走在世界前列

Ck的蜜糖
2025-11-06 00:13:30
震惊!赖清德对解放军攻台保持沉默,郑丽文一语引发国际热议

震惊!赖清德对解放军攻台保持沉默,郑丽文一语引发国际热议

Ck的蜜糖
2025-11-06 02:25:48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八星人
2025-11-05 15:32:27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阵匠
2025-08-02 09:16:14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A股:刚刚,两部门重磅宣布,政策暖意托底,周四将迎大级别变化

A股:刚刚,两部门重磅宣布,政策暖意托底,周四将迎大级别变化

云鹏叙事
2025-11-06 00:00:03
2025-11-06 06:04:49
三思派
三思派
专注科技创新的新媒体
2382文章数 35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房产
时尚
亲子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语言的学习,从不讲捷径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今年一定要拥有这件大衣,复古又时髦!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